返回列表

作者:巨人电商

教你选购1%放心奶

POST TIME:2020-10-25

  今年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在面对记者时 提到 不知道中国现在那1%的放心奶在什么地方 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啊 其实在这个造假盛行的国度了 食品安全确实很让人担心 那么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我的买奶心得 吧

   液态奶

      这里说的液态奶,主要包括常温奶(UHT奶)、低温奶(巴氏奶)、以及奶粉因为除了少数喜欢干吃奶粉的人,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把奶粉用水冲调了才喝的。况且,国内有不少常温奶也使用了复原乳(也就是把进口的奶粉兑水后复原成液态奶),因此把奶粉归为液态奶并无不妥。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奶粉指的是普通奶粉,并非婴幼儿配方奶粉。具体再细分下去,又包括全脂奶、低脂奶和脱脂奶。

这一类乳制品的最大共同点,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分都没有明显的改变。由于牛奶(以及羊奶)中的蛋白质容易引起部分婴儿的过敏反应,因而通常不建议过早给宝宝喝液态奶。一般建议至少要在宝宝1岁之后,才可以逐步引入液态奶。对于父母有过敏史的宝宝,还可以进一步推迟到2岁甚至3岁之后。

        由于牛奶乳脂可以提供一些必须脂肪酸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因此给宝宝喝的牛奶最好是全脂奶。至于是      选择UHT、巴氏还是奶粉,这就由各位妈妈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定夺了。从补钙和营养的角度来看,这三者之间没有太大差别。区别只是口感、易用性和价格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生牛奶,一定要煮沸后再给宝宝喝。通常,100毫升的液态奶含有100-110毫克左右的钙质。一天喝300毫升牛奶,即可满足一个儿童一天所需钙质的30%

 奶酪

      奶酪有很多种,为了方便起见,大家可以简单地按照大概的工艺来把它们分成四大类:新鲜奶酪,软质奶酪、硬质奶酪和再制奶酪。新鲜奶酪由于不涉及后期成熟的过程,我们把它从这一部分中开除,踢到新鲜发酵乳制品里面一会儿再说。剩下这三种,对于一个刚接触奶酪的妈妈,该如何区分呢?

 

其实很简单:看一看,捏一捏。

 

      看一看:如果这种奶酪的包装是那种很整齐的小片或者小块装,包装上也没有标明特别的奶酪名,那这八成是再制奶酪。如果再看到配料表里除了奶酪还有什么水,白砂糖,奶粉,黄油等成分,那就可以肯定这是再制奶酪了。相反地,如果奶酪能看出来是从某个整体上切下来的一部分,带有明显的外皮,那一般就是其他两种天然奶酪了。

      捏一捏:软得像橡皮泥一样的就是软质奶酪;硬得像橡皮一样的,自然就是硬质奶酪了。

天然奶酪在发酵过程中,里面的蛋白质和乳糖通常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分解了,因而相对于液态奶来说,更不容易引起过敏或者乳糖不耐受。然而天然奶酪的制作过程中一般都会用到盐渍,而且其中不少奶酪的风味略重,因而并不适合过早给宝宝吃。

      再制奶酪就是通过把天然奶酪融化掉,可能还会再添加一些奶粉或者糖分,重新制作出来的奶酪。好处是这种奶酪通常口感更淡一些,更容易被宝宝接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妈妈们在选购的时候要看看配料表。由于奶酪要比脱脂奶粉贵很多,有部分厂家可能会减少其中奶酪的含量,而大量使用奶粉等更便宜的原料。

       大约在宝宝9个月之后,可以偶尔给宝宝一点奶酪块,让他来学习用手抓着吃,好让宝宝适应不同食物的口感。当然,对于儿童,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给他们尝试多种多样的奶酪了。而且奶酪除了直接吃,也可以作为烹饪原料,掺在其他食物里,让钙质随菜潜入胃,润娃细无声。

天然奶酪的钙含量很高,通常每100克奶酪大概含有800-1000毫克的钙,硬质奶酪的钙含量一般要比软质奶酪略高一点。也就是说,一个儿童只需要每天吃30克奶酪就可以满足其30%的钙质需求了。再制奶酪的钙含量就因产品而异了,具体还得参考产品的营养价值表。

 新鲜发酵乳制品

     新鲜发酵乳制品主要就是指那些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了发酵,却又无需像奶酪那样经历漫长成熟期的一些乳制品。为首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酸奶和其他发酵乳,除此之外,新鲜奶酪也属于这一类。

酸奶和新鲜奶酪的共同点就是都是经过了乳酸菌的发酵,把其中的乳糖变成了乳酸,从而使得奶中的蛋白质在酸性环境下变性而形成了半固体状。最大的区别呢,就是酸奶在发酵后没有经历新鲜奶酪所经历的沥水的步骤。

     由于这类产品中的蛋白质,也在发酵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地被水解了,所以通常更不容易引起过敏。因此,在宝宝六个月的时候,妈妈们就可以根据情况,在添加其他辅食的同时,开始给宝宝添加酸奶了。如果没有问题,那么之后,可以尝试逐步给宝宝添加新鲜奶酪。如果有可能,最好选购那种专门为宝宝设计的,补充了铁元素的酸奶或者新鲜奶酪。

 奶油制品和甜品

      这一类主要包括黄油,各种奶油以及用奶油和其他原料制作的甜点等。尽管也有奶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这类产品通常脂肪和糖分含量都很高,也几乎不含有钙质,因而不建议过早地让宝宝接触这类食物。即使是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也应当适当地限制这类食物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