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作者:巨人电商

短视频拍摄公司:大部分人一开始听无调性音乐觉得奇怪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形成听觉习惯还是天生的?

POST TIME:2021-04-09

和声的美学问题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但是最近我发现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

几点笔记:

比方说爵士乐的和声相比Ockeghem作品(中世纪后期复调)的和声自由度要高很多,因为它更『松』,也就是允许演绎者作更多的变化。但是这只是系统的设定而不是音乐内在的要求。

如果你把调性(tonality)彻底拿掉的话,那么你就可以达到最大的自由。这看起来很logical,但是你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太『松』。这就像在一个没有任何支点的空间中,完全找不到受力点。

所以,无调性作曲家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组织作品的结构的问题。20世纪的努力比方说十二音方法(dodecaphony)和接下来的序列方法(serialism),这在形式上给无调性找到了一个支架,用另一种方式来约束作品的结构。

然而序列方法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抛弃因为它几乎是一种纯粹形式上的作曲方法。有很多20世纪无调性作曲家并没有使用类似的方法(比如Elliott Carter)。我觉得『自由无调性』是相当玄学的,就像我之前所说它是最自由的,但是听者怎么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无调性』是不能和『具体音乐』以及『频谱音乐』混为一谈的。因为『无调性』是『调性』的发展,仍然是站在『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具体音乐』和『频谱音乐』是以声音的本质来考虑问题。

=====================================================

最后是我的格言:M

usic is not created.

先马一个,等19号交完毕设来补答案。

作为一个“现代音乐技法”爱好者,然而又同时觉得“现代音乐不好听”的人,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

先简单说一下观点,我个人认为“无调性”音乐的“不好听”,应该是天生和后天都有影响的。后天主要在于音乐教育,以及音乐审美的训练,通过一定的训练是可以欣赏无调性音乐的,这个不赘述了。这个答案将主要从“天生的”这个角度来回答。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泛音列与和声的关系。自然界大部分“悦耳”的声音,或者说乐音,都是基于泛音列产生的。而泛音列的前六个分音恰好构成一个大三和弦。 所以和声的产生是有其自然依据的。[远古时期,这类“悦耳”的声音通常意味着“无害”,所以久而久之人类变得更倾向于认为基于“泛音列”产生的声音是“美好的”。这点上类似人类味觉和嗅觉的形成,人类普遍觉得热量高的食物更美味更香,这是基于长期的进化所形成的。]( [ ] 里的只是推测,文献待考) 而基于非泛音列产生且包含大量泛音的声音,人类通常会觉得其“

刺耳”。例如指甲刮黑板,很多人是无法克服这种声音所带来的生理不适感的。

其次是节奏。无论是否基于泛音列,一个声音(哪怕是白噪音),

只要经过人类有序的安排,形成一定的节奏模式,那么就会让人感觉到其律动,从而认为这一组声音是“好听”的。

第三个方面应该是心理声学,但是抱歉对于这方面暂时没找到太多文献。

第四个方面应该是神经学。这个之前看过一篇文献,作者用钢琴演奏音程,然后观察被试的脑部反应。被试在听不协和的音程如小二度增四度时的脑部活跃区域,和在听到协和音程如纯五纯八时是不太一样的。(19号以后补全材料)

第五个方面应该是从地缘以及民族音乐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个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并不充分。然而在这种相对闭塞的环境中,不少民族都发展出了自己的音乐文化,而且很多民族之间的音乐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无论是阿拉伯的17平均律,还是由三个印度尼西亚甘美兰的五声音阶构成的15平均律,都有“调”的概念在其中。应该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人类音乐审美的共性。

最后,记得好多年前和@半璧老师说起这个时,他曾经提供过一个(非人道的)的对照实验思路。即无差别地从世界上选取大于61个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由社会正常喂养(),随机接受各种类型的音乐熏陶,不刻意训练其音乐审美。而实验组则从小被带到太平洋中某一小岛隔离,并在岛上由专门的机构抚养。实验组的新生儿能欣赏的音乐种类必须严格限制。他们不能接触到无调性音乐以外的任何音乐形式。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个“无调性”岛上应该会形成自己原生的“地方化”音乐风格。如果这个风格是“无调性”的,那么可以证明所谓无调性的“不好听”,更多是由于我们习惯了“调性”所带来的偏见,并非“天生”的;而如果岛上的产生的原生音乐风格依然是“调性”的,那么就证明其实我们是天生喜欢“调性音乐”的。 调性音乐和现代和声、以及西方管弦乐队、乐器是经过前人若干年的经验改良总结出来的。所以调性音乐本身就符合人类听觉。当然和后天因素有一定原因,就比如听爵士乐如果没有接受一定训练和听歌量的积累,一开始很难接受各种七和弦以上各种高叠和弦带来的音响色彩。但爵士乐同样有调性模糊的因素在里面所以一般很少听爵士的听众对于爵士乐都很难接受。而到了各种无调性音乐,以及一些学院派实验音乐,我不否定什么。严肃音乐有严肃音乐的受众。见过有一整首曲子放白噪音的实验音乐。这对于大多数听众都是无法接受的音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