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作者:巨人电商

是这世界太朋克,还是只是我老了?

POST TIME:2021-04-12

大家总说Z时代的年轻人都在B站上,其实还真不是,因为还有很大一部分同为Z时代的年轻人,他们在抖音上,另一大部分在快手上。

他们消费和创造着各自次元的内容,在彼此不同又不相交的网络和文化空间里养成着不同的人格和世界观,但在现实中却过着“北京折叠”般的真实生活,不会有太多机会相交。

So What?那又怎么样呢?

五年十年二十年后呢?当历史上第一批在文化和话语体系上大规模割裂的同龄人走向社会,这个国家会怎样?

作为最老的九零后,我这一代同龄人即使彼此间有再多起点和命运上的差异,至少大致上我们还是看着一样的葫芦娃、听着相似的周杰伦、在暑假无聊地刷过同一套金庸或琼瑶电视连续剧、享受了差不多的小霸王其乐无穷。

但今天的少年们呢?同时在B站看老番茄、在抖音追七舅脑爷、在快手刷散打哥的少年又有多少呢?

而仅仅这三个文化符号,它们在各自的平台分别有1000w、2900w和5000w的粉丝,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里耳熟能详,但在圈层与圈层间相互隔绝。

今天的次元壁,坚如磐石。

我是真担心,担心这件事不只关乎商业、平台、资本之间的利益问题那么简单,它们背后的文化、社会甚至政智生态演变是否有一天会向我们的短视回敬一个大大的玩笑?

之所以我有这么抽象的担心,其实只是因为我在楼下的兰州面馆吃了几碗面。

每次我去吃东西,点上三根羊肉串和一碗羊肉泡馍,掏出手机带上AirPods Pro,播放上喜欢的播客然后启动降噪模式,却总是会被一些刺耳的声音穿透我专注的味蕾。

那是面馆老板夫妇俩的小儿子坐在餐厅的角落捧着的手机发出的声音。有时是吃鸡的BiangBiangBiang响,有时是耳熟能详的抖音bgm,夫妇俩在厨房氤氲的灶气里忙得升腾,而手机是看住这个七八岁少年最有效的帮手。

于是,无数个这样的孩子和那些学者击剑马术、被教育延迟满足、训练了媒介素养的孩子一起长大,用不在一个次元的心智共享着一个次元的世界。有一天这些少年长大了,他们该怎样认识和理解彼此?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否会仍在意彼此的世界?

而这样的例子,不再是小样本的个例,而是成为群体的故事,少年与少年们的世界日益彼此割裂、愈加板结。

怎么办?要我说,中国前所未有地需要一个YouTube,而且是在微信里建起一个YouTube。

YouTube拥有二十亿的用户,作为仅次于Google的全球第二好搜索引擎,它正在用极其充足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滋养和连接着全世界很大比例的年轻人。

YouTube既是广场、也是部落,既是游乐场也是图书馆,既是年轻人的舞池也是老古董的乐土。它有诸多的不足,但有一点,它十分谨慎而不过分榨取用户心智的算法和它囊括的足够广阔审美的内容,让其中的少年有太多机会接触到自己局限之外的精神和世界。

如果面馆里那个孩子,他有机会看到那些被精心引诱和设计的沉浸循坏之外还有线索指向着更的广阔世界,他的人生体验是否会有更好的选择和可能?比如,被一个分享编程冷知识的书呆子博主吸引,从此种下了他成为一个未来极客的嫩绿小种?

但是,在今天已经流量割裂了的中国网络空间里,故事这样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小了。

而之所以说要在微信里建起一个YouTube是因为,严肃地想一想,或许只有微信同时有义务也有能力来完成这个任务。

买下了YouTube之后,Google给YouTube砸了十几年钱不求短期回报,硬生生养出一个YouTube商业和文化生态来,有人说这是远见和卓识,但其实这也可以叫做科技向善。

这个善的本质不是信息或者数据的增长创造了多少价值,而是充满着真正硅谷哲学的理想主义:通过用技术对人的真正成就来实现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这个带着极客价值取向的美好愿望。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它的反面是什么?

那个反面就像,想到阿富汗、伊拉克这些中东地区破败不堪的战争和社会崩坏,我们该去明白,促成这些一步步滑坡进而最终发生的那些权力者们,他们真正的短视不是使这片土地上的经济凋零国家动荡,而是他们让一整代孩子和少年在荒芜中长大,这种荒芜才是最可怕而不可逆转的遗憾。

有人说会,TikTok在海外攻城略地,似乎在从YouTube抢走年轻人。甚至今天国内的少年们都在拥抱着那个老一辈年轻人们也噹噹噹过的QQ,但对本是同根生的微信嗤之以鼻。似乎只要是年轻的,就是世界的。你不去理解和接受,就是老古董的自负。

于是,说该在微信里建起一个YouTube,用技术推动这个时代的持续启蒙,太幼稚了吧?有意义吗?它会成功吗?

只要微信这样的社会基础设施在做着对的选择,当少年们看过更多的可能、更好的选择,终究一定会认同还是那个真实而完整的人间才是更有意思的世界、成熟地去和那个统一的生活方式握手言和。

更何况,少年一点点长大就还是会承认自己避免不了活在共同体里,尤其只要乘以时间,人也都是会变老的。于是,相信而实践“Be a good man, do the right thing”,启蒙的价值就一定会在下一代眼里最终闪起光。那样的世界是在太诱人。

好吧,权当我跟你打个赌。

嗯,这赌打得,的确杞人忧天,的确老气横秋,的确不潮不酷。

想想自己作为最老的一批九零后,互联网在我出生那年对于全世界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玄学,而今天,俨然已经不能想象:如果断网,世界该怎么运转、我们每个人该如何生活?

想到这就觉得,要么是这个世界太朋克,要么,自己是真的老了。

唉,好吧,牢骚发完,继续专心泡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