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微信公号里火了很多种类的文章。
“鄙视链”“致XX”“毁掉体”,每种都在爆火之后,被疯狂跟风使用,终究让读者变得视觉疲劳。
但有种文章,每年都在出新花样,也每年都能制造流量上的惊喜——地域美食类文章。
因为有着源源不断的素材和感悟,改变呈现方式,往往就能创造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吸引某一圈层内的人,替他们表达外界“相对稀缺”的共鸣,往往能引起广泛转发。
而这些文章,也有不谋而合的四个地方。
视频的直观效果可以降低人们的阅读成本,图文要想获得同样的打开率,就得在标题上下功夫。
1、讲故事,求生动
干瘪的文字描述无法引发共鸣,将“情”与“食”结合、讲一个生动的故事,才能直击读者心灵。
《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出南京》打擦边球,读者会好奇:什么鸭子走不出南京?
2017年,“浪潮工作室”的平均阅读量为几万,这篇10W+的文章十分显眼。后来该选题被做成条漫,发布在“城市漫游计划”上。
《那个劝我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人,被我拉黑了》也是用故事吸引读者。“福桃九分饱”的阅读量很少超过3W,这篇文章阅读量9W+。
2、对话感,情绪饱满
太过抽象的概念无法引发更多的共鸣,《“打死我,吃火锅时都不会蘸麻酱!” 》《不要香菜!不要香菜!都说了不要香菜!》就给用户设置了一个对话场景。
标题帮助文章获得了较高打开率,“地道风物”的平均阅读量是2W+,《“打死我,吃火锅时都不会蘸麻酱!” 》阅读量4.8W。
《“打死我,吃火锅时都不会蘸麻酱!” 》
3、制造反差冲突
这种标题技法类似于做对比,可以起到强调作用。比如肥志出品的《这么臭的粉,为啥吃得下去呢?》,看到这里用户便有了打开欲:究竟是什么粉,让人忍住臭气也要吃?
“肥志”的平均阅读量是1.8W,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了5.1W。
4、借名气,找背书
名人光环可以增加内容的可信度,也增加了曝光率。10W+文章《豆瓣8.6,陈晓卿终于把筷子伸向了潮汕》的标题,借用美食名导的名气,提高了吸引力。
给美食文章打上地域标签,吸引“相对稀缺”的注意力,是一种很省力的吸睛方式。用户也愿意“贴上”这种标签,证明自己的“身份特征”。
美食文章最忌不接地气、泛泛而谈,对全国用户“广撒网”,不如焦距一个地点,重点发力。同一地区的零星注意力可以通过转发变成巨大的流量。
《你对黑龙江一无所知》一反“东北”的说法,把文章范围划定在一个省,介绍了外人鲜知的“大庆奶粉”“冻梨冻柿子”“香其酱”“五大连池干豆腐”等美食,唤醒黑龙江人的共同记忆,让人倍感亲切。
“24季私享家”平日的阅读量大多为几千,这篇文章有10W+,“在看数”3452。
《你对黑龙江一无所知》
同样地,《潮汕人,看见什么腌什么》这篇文章,也聚焦“潮汕”这片地域,介绍了当地人的各种腌制美食,引发网友的认同和积极讨论。
《潮汕人,看见什么腌什么》的网友评论
《跟江西相比,湖南跟四川的辣都是渣渣》聚焦“江西”,对以辣闻名的湖南、四川“不屑一顾”,吸引眼球。“上流UpFlow”平均阅读量2W,这篇文章达到了6.1W。
当然,圈定地域范围不是唯一方法,也可以借用某种“食物”唤醒地域情结。
《湖南米粉天下第一》出自“有意思报告”,该公众号平均阅读量2W+,这篇文章有10W+。这篇文章圈定湖南,“第一”的字眼带给湖南读者自豪感。《山西面食不接受批评》也起到同样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特色的地理环境做引入,唤醒读者思乡之情。比如《这些美食里有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大西北》:
《这些美食里有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大西北》
没有视频“第一视角”的优势,图文必须刻画在场感受才能把食物讲得生动。为用户构造出一个具体场景、传达当时体验,可以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1、再现场景时,要细致入微
《在广东,得闲不是一句客套话》这样写道“茶盅沏茶,点心扎实,推着点心叫卖的阿婶,拿着茶壶来回的堂倌。”作者详细描述了广东人饮茶的场景,让用户感觉“我就在现场”。
“在我卷着荷叶饼称赞北京烤鸭全世界第一美味时,南京哥们皱了皱眉……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只有南京烤鸭,才是真正的烤鸭’”。
10W+文章《南京烤鸭的宗教战争》开篇就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饭局场景,网友们也积极互动,文章评论“卤子才是灵魂”获得1052个点赞。
视频更直观,但画面转瞬即逝。在图文中,活用动图既可以让场景“活”起来,又能让用户“反复回味”。
《潮汕人,看见什么腌什么》
2、刻画体验时,善用夸张比喻
除了写实当时场景,作者的内心感受也是引发共情的好帮手。这里可以用到夸张、比喻、反问等手法,增强文字感染力,让用户感同身受。
《这些美食里有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大西北》
3、放大感官,活用动词
上文提到,“吃”本来就是件极具烟火气息的事,具象刻画可以让读者对美食有清晰地认知,产生画面感,更容易被打动。
抽象概念空洞无力,放大感官才能调动读者味蕾。这里一个最实用的技巧就是:活用动词,放大细节。
《湖州:一座太湖南边的宝藏小城,春笋湖鲜河鱼,嘴巴好忙》出自“企鹅吃喝指南,”用“鲜切”“撒”“浇”等字眼描绘了一个上菜的过程,用户的感官被触发。
从2018年5月17日算起,“企鹅吃喝指南”一共发布520篇文章,这篇10W+爆文热度排名第五。
《湖州:一座太湖南边的宝藏小城,春笋湖鲜河鱼,嘴巴好忙》
如何再现一个“爱烤串的东北人”形象?干瘪瘪的陈述“他们爱吃烤串”没有说服力,把吃串场景具象化才能让读者信服。
《给东北人一个炉子 ,他们可以烤了这个世界》
这篇10W+文章在“24季私享家”中的热度文章中也排名前几。
活动动词、放大细节甚至可以“制造气味”。“臭气被店内的闷热包裹了起来”,看到这里,读者会自行想象,还可能产生生理反应。
《不吃螺蛳粉,现实就会像一百个丑陋的老妪终日喋喋不休》
这篇10W+文章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前四名留言的点赞数都超过了1200。
美食文案除了卖情怀,还可以走风趣的方向。《给东北人一个炉子 ,他们可以烤了这个世界》就是用一种调侃的口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善用表情包、网络流行词汇也会让文章变得有趣。
10W+文章《广西人,食物链顶端的王者》
此外,漫画也是活泼文风的好帮手。简短的扎心旁白,配上魔性的漫画,降低了阅读成本,让用户轻松阅读。比如“乔小通漫画”出品的《山东的煎饼不是闹着玩的》。
《山东的煎饼不是闹着玩的》
这篇3.7W阅读量的条漫,在一众“阅读量几千”的文章中脱颖而出。
当然,幽默文风只是一种表达风格,很多文章都是博人一笑,然后就被遗忘在海量的信息流中。想让内容收获更多的用户粘性,就得提供“信息增量”。这种性能可以是“提供攻略”“科普知识”。
《这么臭的粉,为啥吃得下去呢?》一文并没有一味哗众取宠,而是从“为啥吃得下去呢?”切入,介绍了螺蛳粉的发展历史,并揭秘“臭”的原因。这样的文章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也可以充当社交货币。
《跟江西相比,湖南跟四川的辣都是渣渣》则对“江西辣”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证”,从“嗜辣传说”到“出口占比”,有理有据,信息密度很大。
《跟江西相比,湖南跟四川的辣都是渣渣》
ONE文艺生活出品的《跟广东人谈恋爱,两万的包没有,两千的汤管够》也进行了习俗科普。阅读量高于平均水平2W。
《跟广东人谈恋爱,两万的包没有,两千的汤管够》
像《给东北人一个炉子 ,他们可以烤了这个世界》这样提供攻略的贴心文章,还愁用户不收藏吗?
“年龄”“地域”“性别”……无论哪种标签,都是内容的一种切入角度。
背后的人文关怀、实用有趣才是读者真正买账的原因。
老老实实做好内容,借用技巧为其增色,或许是美食类文章的真正出口。
相关推荐:
1.必备!营销推广运营人的18款追热点工具 !
2.这些新媒体运营工具,棒呆了!
3.新媒体运营热点分析与选题策划!
4.新媒体运营人,有哪些必备工具呢?(推荐收藏)
5.最全112种新媒体运营必备工具!
6.史上最全新媒体运营工具(121种)
作者:哒哒er
来源:木木老贼
上一篇: 上一篇:当下的抖音短视频营销该如何做出效果,小白应该如何操作呢?
下一篇: 下一篇:抖音新手选择如何“带货”系统带你了解流量推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