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
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如此专业精辟的定义,身为大数据小白的我自然是写不出的。即便如此,我还是鼓足了勇气,总结出两点自己对大数据的基本认识:
至于大数据重现历史与预测未来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如:哪一个容易些,哪一个更有运用价值,哪一个更神奇以及她们的运用范围有哪些等问题。本人虽有过思考,但很遗憾,并没有完全搞明白,故不做深入探讨。今天我们就从小处入手,以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思来想去,觉得用大数据来预测未来会好点,因为事情尚未发生,且预测结果,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加以验证,更为有说服力,想想就挺美的!
接下来就是要选个好例子了,碰巧,最近对共享单车关注的有点多,像摩拜、ofo、小蓝、优拜、骑呗、小鸣等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共享单车对大家来说也不陌生,前段时间看到小鸣单车的收费标准,突然眼前一亮,以此为例,再好不过了。故,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大数据手段来预测小鸣单车1毛用车的策略的可行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小鸣单车的计费方式:
说实话,初次看到小鸣单车的计费方式时,觉得相当的不错,因为,当时还停留在传统的产品思维中,没有意识到大数据的存在。因此,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该计费方式想通过(第三方)社交属性、薄利驱动、人带人、口碑相传的策略,来达到吸引用户和廉价推广的目的,竟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共享单车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咋一看,该策略虽说有点老套,仍不失为明智之举。
那么,现实发展真的能如偿所愿吗?现在,我们从大数据的角度,来分析该策略的可行性,以及其往后的走势和结局(如分析不当,请尽情吐槽,但千万别用板砖哈!)
为了系统的说明问题,我们先设定一个简单的市场场景:
(1)地点:深圳(由于小鸣单车最先从上海、广州铺开,因此,以此二地为研究对象会更好些。)
(2)人口数量:1190.84万(16年常驻人口),加上非常住人口,应该不少于2000万
(3)适用对象:深圳是个很年轻的城市,刨除老人、小孩,当然还有一部分其他人员,保守估计应该是过半的,市场潜力巨大,完全符合大数据场景应用的要求。
(4)用户心理:以年轻的上班族为主,社交面广、关系错综复杂,近年来,利用社交关系互推的营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耗掉年轻人的热情(这也可以算是该策略的一个弊端)。
(5)竞争环境:同类产品有膜拜、ofo、小蓝、优拜、骑呗、智享单车等不下二十家,竞争激烈,出局的风险较大。
根据上面的市场场景,为了能粗略的计算出小鸣单车的平均收费大概是多少,现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如下:
论断一:从这个模型来看,企业的实际收益肯定不止0.9元/半小时,相比其他共享单车 0.5元/半小时 来说,利润空间大不少,似乎策略还不错。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特将上述理想模型转换成数据模型,通过数据表格形式,展现如图1所示:
图 1
通过图1中的表数据,可知,骑行半小时收费为0.1~0.5元的用户占比极少(即使是理想下的极限情况,此部分用户约占16.7%,而理想情况下,不到2%,实际情况还会更少)。为什么需要关注这部分用户呢?很显然,这跟竞争对手 0.5元/半小时 的收费有关。回过头来,再看刚才理想情况下的数学模型,很明显,跟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因而由此得出的论断一也是有问题的,故需将模型再次细化一下。细化前,先将数据模型转换成图表的形式展示,更为直观些,如图2所示:
图 2
关于前面理想情形下的数学模型,需要细化的有哪些呢?我们分几步来考虑:
1、在无外部竞争的情况下,关于用车频率的问题,真的可以做到,每个人的使用频率都一样吗?
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刨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不难理解,收费越低的用户,用车意愿越强,即用车频率越高。用户用车成本与用车频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如图3所示:
图 3
根据对用车频次变化的分析,可以粗略的得出以下数据,如图4所示:
图 4
由图4可知,考虑用车频次的变化,半小时平均收费下降较明显(达到10%),不过相对0.5元/半小时的收费来说,数据还是挺好看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图4中的用户数、用车频次只是个比例值,不是具体的估计值。该比例值跟社会经济水平、用户心理、竞争环境等因素关系很大,由于竞争环境尚未考虑,故更详细的说明见后文。
2、在考虑竞争的情况下,结论又将如何呢?
这是个较长竞争的过程,比较复杂,就不做具体的数学模型分析,现简单分析如下:
下面简单的分析下社会经济水平、用户心理、竞争环境对1毛用车策略的影响:
其实行文至此,基本上该结束了,但还是插点题外话吧。
第一个话题针对朋友间互推运营方式的问卷小调查:
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
图 5
尽管问卷调查设计的较简单,样本容量较小,但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朋友间互推的运营方式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效。
第二个话题:关于小鸣单车 —— 临时停车的功能以下是小鸣单车对结束骑行、临时停车功能的描述:
在使用车辆后要进行上锁,上锁会有弹窗提示两种选择:“临时停车”或“结束骑行”(如在骑行过程中有临时停车上锁的需要,可选择点击“临时停车”,车辆上锁后其他用户无法对其进行开锁骑行,需注意这个过程中的时间也算在计费范围内,解锁可再次点击“临时停车”即可重新骑行;如车辆已经使用完成,上锁可选择“结束骑行”,此时界面将显示该次旅程的总金额、里程、时间和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
相比摩拜、ofo,小鸣单车中的临时停车功能似乎是对结束骑行功能的改进和优化。事实上,在用户体验上没太大改善,有的时候,对习惯了锁车等同于结束骑车(如使用支付宝、微支付骑车)的用户来说,体验反而更差,很容易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那这个功能是否可以做的更好呢?答案是肯定的。顺便提一下,个人对需求优化的一个基本观点,一般情况下,不赞成以牺牲原有功能的体验为前提的优化方案,特别是跟用户切身利益相关的功能。
以下是优化方案,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此次全部内容,不当之处,欢迎吐槽,愿小鸣单车越来越好。
上一篇: 上一篇:抖音dou+审核不通过的原因 dou+不过是为什么
下一篇: 下一篇:抖音怎么跟热度 抖音拍摄内容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