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31
新事物总是要战胜旧事物的。
平台用户:所有英语学习者(过于年幼的学习者除外)
目录:
学习平台仅提供两种演出练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老树新花)演出练习的先后挨次(追求完美的循序渐进原则)让演出练习更加的可持续(存异式译句是关键)两种演出练习的前提(英语发音是首个阵地)总结(新事物总是要战胜旧事物的)一、学习平台仅提供两种演出练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老树新花还记得巴甫洛夫的狗吗?每次给狗狗喂狗粮前都摇几下铃铛,重复个十天八天之后,单纯地冲狗狗摇铃铛,就算不给它狗粮吃,狗狗也会流着口水跑过来,或者说狗狗成功地根据实验者设置的剧本进行了一场演出。冲狗狗摇铃铛之后再喂狗粮,对于狗狗而言是一种刺激,而狗狗听到铃铛响便流着口水跑过来,则是一种反应。
在我看来,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只不过说,对于巴甫洛夫的狗而言,剧本里头只有一个刺激,对应一个反应。而对于英语学习而言,则是编一张由许多刺激与反应交织而成的网。
三类刺激与反应这一张网里面的刺激与反应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当然,准确来说,每一个刺激都可能不是单纯的一个语言刺激或者一个非语言刺激,很多反应也不能简单地定性为一个语言反应或者非语言反应。)
第一类刺激与反应是接受语言刺激,然后给出语言反应。
例子一:甲听见有人说:“How are you?”于是,甲回应:“I’m fine.”。
例子二:一张纸上面写着“To be or not to be?”甲看着这几个字,提笔在纸上书写:“That is a question.”
第二类刺激与反应是接受非语言刺激,然后给出语言反应。
例子一:有人走进办公室,甲很热情地说:“Please have a seat.”
例子二:甲的脑海浮现出一幅夏日沙滩的景象。甲说:“Oh, summer!”话音刚落,看着刚收到的通知周末加班的邮件,甲叹了一口气,说:“Oh, work!”
第三类刺激与反应是接受语言刺激,然后给出非语言反应。
例子一:有个人说:“Please have a seat.”然后,甲在沙发上坐下。
例子二:甲本身对着生日蛋糕说:“Happy birthday to me.”听到本身说的话,甲觉得有点孤独。
既然要编织一张由上述三类刺激与反应交织而成的网,用户不但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需要剧本,并且需要相应的演出示范。好比:甲本身对着生日蛋糕说:“Happy birthday to me.”听到本身说的话,甲觉得有点孤独。这即是一个仅包罗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的小剧本(相应的,有小剧本,便有大剧本)。“Happy birthday to me.”是甲的一句台词。而这一幕甲的独角戏即是根据剧本给用户做的演出示范。
演出示范为了帮手用户编一张由刺激与反应交织而成的网,学习平台以剧本以及相应的演出示范为素材,提供两种演出练习(注意,学习平台不是简单地提供剧本以及相应的演出示范)。
第一种演出练习是让用户以甲的行为为模板,依样画葫芦地进行演出。
此时的演出示范至少应包罗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对于用户而言,依样画葫芦地进行演出,是最容易不过的。好比甲挥了挥手,用户依样画葫芦地挥了挥手。又或者甲说“Hello”,用户也依样画葫芦地说“Hello”。除非是粗心大意,用户一般不会笨到在依样画葫芦的过程中犯错。
第二种演出练习是让用户在接受了刺激之后,随即进行演出,给出反应。
此时的演出示范至少应包罗一个刺激。在用户水平比较有限的时候,用户可以选择获得必然的提示,以降低演出的难度。好比在用户需要说台词的时候提供台词的前半句;又或者在用户应该坐下时,把视频或图片中除沙发之外的地方都暂时酿成黑白色;又或者在用户应该暴露孤独的情绪时,播放一小段哀痛的配景音乐。在逐渐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尝试给出本身更完整的、真实的反应。在给出反应之后,用户可以视情况,选择看完完整的既包罗刺激、又包罗反应的演出示范,或者不看。
英语发音是用户得以顺利开展这两种演出练习的一个基础。怎样帮手用户率先打开英语发音这个突破口?这是后话。
面对上述两种演出练习,用户可以通过尽量满足情感投入、场景以及道具等条件,或者通过想象,结合实际情况,来实现必然的角色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