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34
接到一个需求,兴奋的开始画图,画完后心满意足的评审,产品和开发却提了一大堆问题,你懵逼的陷入了改图和自我否定的死循环。看了今天的文章,也许会帮你解掉这个死循环。
1.思考需求的素质接到需求之后,你必然要多问为什么,PM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需求?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真实存在吗?如果真实存在,做了之后能给用户和公司带来什么价值?切记,每次做case必然要先问问本身这些问题。必然要改掉接到需求就直接画图的坏弊端。
那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你一个人必定回答不了,因为你不是老板,也不是用户,不了解公司的战略定位和目标用户的真实场景。所以需要沟通,并且是反复的沟通,不竭的问,只要这样才能获取到足够的信息来支撑接下来的设计方案。
沟通之后,,再结合本身的思考,总结着这次case的设计目的是什么。下图是我比来的一个小需求迭代,事先和产品沟通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画图的时间。
设计目的
黑体字是设计目的,破折号后面是为了达成目的而需要设计的功能。后续的工作便可以依据设计目的而进行。
设计目的出来之后,事情并没有结束,这个目的需要验证,有三个衡量尺度:
询问产品和办理层的意见这个设计目的有没有给用户带来价值有没有给公司带来价值1确保了办理层的意图尽可能的在你的设计目的中得到传达;每个需求都是为了能给用户或公司带来价值的,不是为了情怀买单,这是尺度2和3。
2.梳理流程,输出流程图好不容易整理出设计目的,但这个东西还是很虚,指导不了画界面。这需要借助一个万能的工具,流程图。我们都知道,交互设计差别于其他设计,交互设计的对象是行为,而行为是连续的、不确定的。连续的,说明是有挨次的;不确定的,说明有多种可能性。
流程图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学校学的是软件工程,因为要学习使用流程图去梳理算法逻辑,所以对流程图很熟悉。第一次接触流程图,就感觉如获至宝,这不是思考问题的利器吗?
那么为什么要画流程图?
画流程图,第一能帮你了解用户的行为挨次,第二能制止漏掉异常和分支流程,第三,流程图使用熟练之后,你会发现,这是大概每个流程的节点基本上会对应到产品的某个界面。
拿上图流程图举例,用户签名对应一个界面,签完名后台进行判定,如果匹配成功,提示匹配成功,这是一个提示界面;匹配不可功则dialog提示并提供重写和立即体验两个入口,这对应的也是一个dialog的页面。
从思考需求的素质总结出设计目的,到利用流程图梳理用户行为,设计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象。接下来就可以依据设计目的和流程图,开始着手画线框图了。但是我建议,在画图之前,会相关开发人员进行沟通一下。
3.和开发人员沟通,了解技术的局限性根据道理,只要能说清楚逻辑的需求都能够被开发出来,但是,产品上线时间是固定的,并且大部分公司都是倒排序,所以开发和测试的时间都很紧凑,为了确保产品和功能的准时上线,有时候是要进行设计上的妥协的。
所以我建议,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做一个相对极致的设计方案,然后再做一个相对守旧的方案,这个守旧的方案也许并不出彩,但是确实各方因素妥协之下最好的结果。
我们总结一下,接到需求不要急着动手画图,这往往会使设计师陷入改图和自我否定的死循环。解决这个死循环的方法论一共有三步:先通过了解需求的素质来确定case的设计目的;再通过流程图这个有效工具,来梳理用户行为、考虑全面分支和异常流程;最后和开发人员沟通,了解技术给设计方案带来的局限性。做完了这三步,再放开手去画图吧。这个时候往往会更加得心应手、收放自如,因为经过三步思考,画图即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你有所帮手。
上一篇:内容平台靠什么抢人?
下一篇:全部分类页,历经5个月的迭代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