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35
本文大纲:
微信历史版本迭代及功能分析(3.1—4.5)微信的功能优先级安插及细节优化(4.X之前)一、微信历史版本迭代及功能分析(3.1—4.0)1.微信3.1功能迭代:1.语言设置中支持英文界面;2.新增语音条记本;3.通讯录好友显示好友来源分析如下:
3.0的版本加入了繁体界面,此次又加入英文界面,必定不是为了让用户学习繁体字,学习英语的(笔者有段时间为了学习英语,把手机语言改成了英语,后来发现连基本的功能都看不懂,又改回中文了)。微信开始进军港澳台及美国和日本市场了。(百度百科显示,微信在国内更新3.0版本时增加了港澳台美日五个地区用户用户绑定手机号的功能,微信具体是在什么时间进驻这五个市场的,笔者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不过推测也就是在这前后不久,姑且就看做是在这次版本更新的时候来分析以下问题)
为什么微信会决定在这个时候进军港澳台及美日市场呢?笔者自觉,在当时的情景下,微信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用户空间也是广阔的。如果笔者本身来做微信,必定会专心于完善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在国内移动即时通讯行业将与对手的距离拉得更大,占据人口红利优势。当然,这也是微信后续继续在做的事,然而同时,微信开始布局海外。笔者认为有两个点值得注意:
第一,上一章我们看到,微信3.0之后,不管是聊天功能(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心情)还是用户增长渠道(QQ、QQ邮箱、手机通讯录、QQ微博、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都已经具备,这款移动端的即时通讯应用在国内同行业赛跑的第一阶段取得领先。有经过用户验证的可行产品。第二,笔者简单的的搜集了一下当时国际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行情。同时期,在国外同样高人气的产品有美国的“WHATSAPP”(2009.2)、韩国的“KAKAO TALK”(2010.3)以及日本的“LINE”(2011.6,和KAKAO同一个韩国互联网公司)。以下为笔者按照有限资料的推测,2011.10摆布,WHATSAPP的功能应该只限于图文,还没有语音视频等功能,并且在港澳台地区可能还是一款收费软件。 LINE2012年才入驻台湾,2013年入驻香港,功能方面可能也只限于图文。 而KAKAO在韩国刚起步不久。 因此,即使是在国外,微信当时的发展也是具有优势的。
因此,微信审时度势,在国内市场如火如荼的增长时又意气风发的在海外开疆扩土。国际化的今天,中国企业的全球意识愈发强烈,国内市场发展的同时,放眼海外,布局全球的战略意识被提上新高度。
再来说说第二个功能——语音条记本。笔者个人觉得这个功能也是和手机基本应用(记事本、备忘录)的结合,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结合。印象中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就有备忘录的功能,便利用户记录事件。而微信利用先进的技术,将图片、心情、语音、视频功能都添加进来,使得这个条记本的体验跟聊天体验一样的好。虽然这个功能笔者本身基本没有用过。。。因此这个功能大概只有体验过的人更有发言权。
微信有一个沿用至今的SLOGAN“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SLOGAN也像是微信的产品定位一样。笔者很好奇微信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将微信的定义从一个“聊天工具”转换为“生活方式”的。那么,在这里,笔者大胆的猜测,“语音条记本”的功能是这句SLOGAN诞生的萌芽。
第三个功能“显示通讯录好友来源”。为什么会添加这个功能呢,第一时间笔者并没有好的答案。从用户角度来说,让用户知道每个好友是从哪里被添加的有什么好处呢?后来笔者回顾一下之前版本的功能,个人的理解是,初期微信好友都是从QQ、手机通讯录引流的熟人,备注起来会比较好辨识。而加入了“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后微信从单纯的聊天工具酿成了一款社交产品,添加的陌生人可能大多数人是不会进行备注的,那么增加这个来源标签,就可以便利用户更好的辨识和办理用户。
2.微信3.5功能迭代:“扫一扫”、“我的二维码、“emoji、自定义、艺术心情”、“自定义聊天配景”“手机短信注册”
分析如下:
3.5版本有一个新鲜的功能——“扫一扫”,二维码也陪同着这个功能一起进入大众视野。现如今扫码支付、扫码关注等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便当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印有这种由密密麻麻的小黑点组成的小方块开始不停出现在一些宣传单页上,现在,你可以打开微信的扫一扫功能,只要对准阿谁方块扫描一下,手机的浏览器就带你跳转到一个网页。每次去超市的时候,收银员就会用一个扫码器扫描每个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产品的信息就会出现在电脑上,感觉很神奇,产品的信息好像都在条形码里装着一样。二维码也是一样,它就像一扇神奇的通道一样,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开启。笔者记得当时为了体验这个功能,走在路上看见二维码就想扫一扫。
上一篇:解析登录认证方式之帐号实名制
下一篇:SaaS产品设计的十一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