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知识库 > AI时代,打开移动金融的金钥匙为何来自终端厂商

AI时代,打开移动金融的金钥匙为何来自终端厂商

热门标签:百度AI接口 企业做大做强 万科 电销业务 铁路电话系统 企业认证 美团 检查注册表项
 

艾媒咨询的《 2017 上半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陈诉》数据显示, 2016 年整个移动支付规模达157. 6 万亿元,这一数据相当于 2016 年 74 万亿GDP的 2 倍规模,堪称史上奇迹。

奇迹背后,也隐藏着不安。在黎民心中,移动支付与金融依旧有着诈骗盗用、信息泄露的风险,究竟如何才能让人们对移动金融像对银行业务一样安心?移动金融又如何从一二线城市精英阶层走入平常黎民家?

正因如此,乌镇大会上也专门开设了互联网与金融论坛,有趣的是,在这一前沿金融趋势的论坛上,华为终端成为唯一一家受邀参与的终端厂商,这透露出了移动金融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移动终端。

更准确地说,一个具备“未来能力”的移动终端。

1

移动金融风控将会是最大挑战,需要终端厂商技术鞭策

外貌上看当前的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成熟,但成熟的背后却让用户付出巨大的损失代价,相关盗窃案屡见不鲜,虽然此后进行了诸多技术上的修复,但是用户遭受的损失却难以弥补。

此外像iPhone X刚刚推出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已经遭遇人工破解,各种安适问题在未来更是挑战。

在未来的多终端时代,基于智能手机的端对端支付将会越来越普及,而此时一些非法分子则可以趁机利用多终端支付设备,来盗窃用户财产,金融资产安适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

在这点上,各家终端厂商都在围绕安适问题进行布局,目前来看华为的布局最为重视和深入。 12 月 5 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和金融论坛上,华为消费者云办事总裁张安然就提到,华为旗下的Huawei Pay支付采取了Token技术加密,不需要传递卡号、密码,也就不会泄露用户隐私,同时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960、 970 芯片,又将安适模块直接嵌入到了 50 亿颗晶体内部,独家采用inSE安适芯片,制止了外置模块设计被暴力破解或者被更换的可能。搭配安适的操作系统,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户支付安适。

除此之外,目前Huawei Pay已经获得来自央行以及银联的双重认证,与国内 63 家银行以及机构达成合作。同时,华为还于近期打造和发布了手机U盾,真正实现了手机端的大额安适转账。VISA等国际金融组织认为华为的移动风控技术更为可靠,甚至考虑调整相关安适尺度。

在论坛上,张安然体现,未来身份证计划也内置在手机里,包孕其他电子认证等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一个授信的地方进行认证。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识别也可以让金融办事更安适。这充分展示了终端厂商作为物理基础在赋能移动金融安适方面的重要性。 

2

搭建更多用户终端交互场景,需要终端厂商技术赋能

目前移动金融的形态正在全面发作,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餐馆消费支付、刷公交卡、刷地铁卡等等,涵盖线下诸多涉及支付的领域。

对于终端厂商来说,有着大量深入到用户支付场景的机会,,以华为为例,其一直都是以合作开放的心态融入到移动金融的大潮中,不是所谓的颠覆,而是深度融合,帮手银行以及产业上下游需要金融办事的商家、用户、机构来完成更便捷的金融办事。

华为有着大量的手机、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的出货量,比拟于扫码支付可以帮用户更为便捷的实现金融办事,而同时银行方面、各个物联网厂商等等也都需要华为的技术赋能,借助于华为的移动终端的能力,实现更大的用户规模覆盖。

早在本年 7 月,华为联手中国电信、ofo小黄车,一起推出了ofo新一代NB-IoT智能锁,由华为提供包孕芯片、网络及IoT平台在内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凭借华为的技术实力,ofo小黄车将开锁延迟从 25 秒以上降至到了 5 秒以内,同时配备华为的Huawei Pay技术,在不久后,用户就可以体验无需输入密码、无需扫码就可以一触开锁,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共享单车出行体验,对于用户、ofo、华为三方都是三赢的局面。

正如张安然所说,开放共享,是未来数字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标的目的,华为终端云办事围绕用户体验构筑生态,搭建了开放的全球化的移动智能生态。这样开放合作赋能的心态,也意味着华为在未来有更多的能力将技术输送给产业上下游,拉动移动金融的崛起。

3

为用户搭建AI场景,终端厂商更有优势

早期的搜索引擎是通过技术来满足用户主动的搜索需求,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今天,陪同人工智能的崛起,用户主动搜索的需求变少,但是按照习惯主动推送的办事需求却越来越多,于是逐渐有了今日头条这类智能信息保举平台的崛起来满足用户需求。

标签:乌兰察布 pos机业务 吕梁 福州 郑州 烟台 柳州 亳州

巨人网络通讯声明:本文标题《AI时代,打开移动金融的金钥匙为何来自终端厂商》,本文关键词  ;如发现本文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 相关文章
  •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