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7 日永安行登陆上证所,开盘并无不测,涨幅43.99%,股价报38. 66 元。
在A股上市,企业必需连续三年盈利超过 3000 万元。这意味着在共享单车行业“流血不止”的常态下,永安行成为了唯一一个已具有“不变盈利模式”的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2014、2015、 2016 年,永安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别离为 6830 万、 9336 万、1. 16 亿元。
上市的东风吹起来,永安行看起来似乎“很行”,但本相真的如此吗?
上市“及时雨”
事实是,永安行上市的算盘从 2 年前就开始打了。
早在 2015 年 6 月 18 日,永安行就已向证监会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却因当年“股灾”IPO暂停而不得作罢。本年 3 月 23 日,永安行再次向证监会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并于 4 月 14 日得到了首发申请核准。 8 月 17 日,永安行在上交所正式上市交易,成为了国内首间上市的共享单车企业。
毋庸置疑,上市与公开发行不但能带来一次最为直接的融资,更是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对品牌建设提供巨大的助力。此次上市,永安行被推向风口浪尖,一时间内自带光环,甚至有了“共享单车第一股”的名望。有了上市公司的背书,,永安行的品牌力将骤增。
此次永安行IPO计划发行 2400 万股,股票发行价26. 85 元,计划募资5. 8 亿元。其招股书显示,永安行将募资用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增补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及运营项目营运资金、偿还银行借款。
永安行于 2010 年 8 月成立,多年来长期经营公共自行车系统生产和专业运营办事。正如其在招股书中所述,“增补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及运营项目营运资金是公共自行车业务的固有需求,公司业务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营运资金的支持。”上市的东风一来,无疑给处在亟待发展的永安行送来了一场及时雨。
永安行上次传来融资的消息是在本年 3 月 1 日,颁布颁发完成来自于蚂蚁金服、IDG本钱、深创投等多家投资机构的A轮融资。但还不出一个月, 3 月 24 日永安行挂出的招股书中就已显示其中止了与上述投资公司的合作,并因共享单车盈利困局暂停了对共享单车的投入。
但本钱已成为了共享单车行业最高的壁垒。在此配景之下,行业“双霸”摩拜、ofo已别离与本年 6 月、 7 月完成E轮融资,融后估值均远超百亿元。
与之比拟,永安行的体量显然是小巫见大巫。如果根据永安行招股书中显示的 7200 万股总股本及发行定价计算,上市前永安行估值约为19. 3 亿元,不足摩拜、ofo在E轮融资时公布估值( 30 亿美元)的1/10。
当然,现在还尚难对永安行市值进行计算,但体量相差悬殊是显见的。
自共享单车崭露头角,摩拜、ofo发展势如燎原,奠定共享单车行业第一梯队的格局。永安行紧随其后,位列共享单车第二梯队“头牌”。据极光大数据在 6 月对共享单车市场渗透率的排名,永安行以0.78%的市场渗透率仅次于ofo5.5%、摩拜4.9%位居行业第三名。
但共享单车业务对永安行来说只是“小打小闹”。招股书中显示, 2016 年永安行主营业务中,来自于共享单车业务收入只占永安行的0.05%,与政府合作的有桩单车相关业务(公共自行车系统销售收入、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办事)的收入所占比例高达99.82%。有桩单车业务也将持续做为永安行的支柱业务持续发展。
与大举进驻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差别,永安行更多的将有桩单车覆盖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及周边县、镇区等,形成了错位竞争。截至 2016 年底,这些区域的骑行会员已达约 2000 万人,其中线上平台注册会员约 750 万人, 2016 年为全国会员提供了超7. 5 亿次的出行办事。
比拟于竞对,永安行以有桩单车的形式抓取了大量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这是在“以大规模获取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浪潮中,其他共享单车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
另一方面,来自于政府采购行为的有桩单车业务使永安行能够获得不变的收益。招股书中显示, 2014 年至 2016 年,永安行营业总收入别离为3. 81 亿元、6. 2 亿元和7. 74 亿元,同期净利润达到0. 68 亿元、0. 93 亿元和1. 17 亿元,盈利情况良好。目前永安行已经进入约 210 个市县,并定下了未来 3 年内进入约 350 个市县的目标。
看起来盈利模式一片大好,但这并不足以证明未来的永安行足以持续走高。
有桩单车前途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