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你更快、更容易找到并办理那些“不常联系的伴侣”,微信又在你的社交关系上做了新的尝试。
这个功能自己没什么,只是它再一次提醒了我微信好友并不是一个可靠的关系。
于是,我又开始逢人换名片了。
微信又在强化社交的私人属性
微信的“不常联系的伴侣”功能藏得很深,它放置在我-设置-隐私内,,这个功能已经开始向更大范围的微信用户进行测试。
通过这个功能,微信用户可以进一步办理你不常社交的伴侣——它给了你三个条件,让你筛选出“不常联系的人”:
接下来,你可以屏蔽他们的伴侣圈,不让他们看你的伴侣圈,也直接删除好友。
这看似很美好,但我的体验是这样的:
当我选择半年内无单聊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接近 2000 好友的我竟然有接近 1100 人无单独聊天,我不雅观察了一下,其中包孕了不少大中小学同学、换了工作的前同事,许多未联系的合作伙伴;
当我选择无共同小群的人也达到了惊人的 886 人,要知道作为媒体人其实有很多共同的群,很多媒体会在同一个群;
而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伴侣圈的人达到了 1100 人摆布,很多新加的伴侣,很多不爱发伴侣圈的伴侣;
而三项同时选择,留下了最终的 500 人摆布,这里面有我的大学导师、不常联系的前前同事,在老家工作的高中同学;
外貌上看,微信在强调用户关系链和伴侣圈之间的私人属性。
但三个条件交叉筛选怎么都没有措施筛出我真正想屏蔽/删除的人,而那些被不常联系的人功能筛出的部分竟也有对我十分重要。
好比微商最爱群发和在伴侣圈刷赞——出于对微商的不雅观察,我曾添加过几个微商好友。但我无论怎么勾选这些条件,他们都不会被筛选掉,其实他们是我最想屏蔽/删除的人。
那些特别喜欢使用某三方清理助手测试你删除没删除她的同学、哪家餐厅又开业了,求你给它集个赞的伴侣、不结婚不借钱就不联系,又在一个群的高中同学…..他们反而也在这个设定的框架外。
他们也是我“一时冲动”想要删除的群体之一。
但静下心来想想看,即便他们使用微信的习惯令我厌恶。但我似乎也并没有特别想删除他们。
因为他们中的好多人,是我曾经要好的伴侣,而由于手机号码的变换或通讯录的丢失,微信是我与这个人最后的联系方式。
微信这个功能尽管并不实用,却给我提了个醒。我意识到——微信社交的需求已经和更早阶段的社交需求完全差别。
有的时候,我很想联系阿谁不怎么想联系我的好友啊
手机通信和微信通信之间,从来就存在着单线联系和双向联系许可的区别。
你知道了一个人的手机号,只要他不更换号码或刻意在手机端拉黑你,你就永远可以联系到他。
而微信差别,即即是不被特意拉黑,对方也有可能因为好友到达上限、不想看你的伴侣圈内容或使用本次的“不常联系人”功能而把你删掉。
在工作场景上,这个区别会更加明显。
由于工作原因,我隔三差五会在微信里加上几个初创公司的老板或大公司的员工,也许加上微信之后仅有一次短暂的合作,之后几年都不必然再说话,但我并不希望切断联系。当相关的企业有了新的活动或动态,我依然能希望第一时间联系到公司负责人。
而现实是,我有时候微信发消息过去,发现早已经被删除好友。这时候如果电话打过去,我会发现其实对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删的,也对我并没有什么恶意——“可能是用了什么软件清理掉了吧”。
但如果没有电话,那么通信就此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