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末,共享单车借助互联网陡然升温,如雨后春笋般增长。本钱涌入太快,也很快出现乱象,就在整体格局逐渐清晰、梯队逐渐成形之时,又受到了行业毕竟会面临清场的“诅咒”,如今的局面似乎正在验证诅咒的灵验。
6 月上旬,悟空单车在微博宣称公司发生战略调整,停止对单车的运营。原本靠主营业务辅助副营的单车上位,毕竟因融资困难导致入不敷出、资金断链,最终走向没落。
6 月下旬,3Vbike颁布颁发停运。对标三四线城市的3Vbike在硬件上缺少技术支撑,单车丢失率高达100%,同样缺少本钱青睐,终致退出市场。
悟空单车、3Vbike相继倒闭背后释放了三个信号
一、行业淘汰加剧,头部效应明显
接连的平台倒闭已经对扎堆生长、妄图分一杯羹的共享单车们敲响了警钟,这是个本钱决定未来的行业,一开始的优秀资源被ofo、摩拜两大行业巨头垄断,后期头部效应只会愈发明显,他们并没有给后来者一丝喘息的机会。随着淘汰加速,共享单车行业的大洗牌迫在眉睫,这是个属于巨头的时代。
二、本钱趋于冷静,理性回归市场
从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可以看出,尽管共享单车是一个火热的香饽饽,但会不会烫手也是一个问题。从悟空单车、3Vbike因为融资断链倒闭,可以看出本钱并没有盲目进入,而是在冷眼傍不雅观,创业者的保留几率不大,正是因为本钱要的也是万里挑一,而不是依靠风口“飞上天的猪”。
三、马太效应初显,强者走向更强
在模式和本钱决定胜负的共享单车行业,马太效应会尤为明显,第一梯队的ofo、摩拜单车争斗你来我往,也首次呈现出了明显的分水岭。可以看出,在清场的浪潮下,淘汰加速,巨头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巩固,行业格局也在分化中露出清晰的版图。
在大家还在为行业的乱象和不可熟担忧的时候,共享单车的梯队格局已经在市场选择下成形,并逐渐浮出了水面。也是在沸沸扬扬ofo和摩拜要走向合并的“绯闻”中,答案在一步步揭晓……
从市场份额来看,已呈现出每 10 辆共享单车就有 7 辆ofo的格局态势
据美国纽约知名的研究公司7Park Data最新发布了关于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的研究陈诉称,ofo已占据了近 7 成的市场份额,摩拜占据 3 成摆布份额,其他平台份额可以小到忽略不计。从这个数据看来,共享单车的市场格局已经呈现出了接近7: 3 的市场格局。ofo自进入 2017 年就开始连结连续的高水平增长,特别是从三月以来,ofo月活数一路走高,增长势头一直都比较迅猛。
据艾瑞的最新数据显示,ofo月独立设备数在 5 月超越 6 千万,环比增幅达到53.3%,对比摩拜单车 4 百万的流量差距以及8.2%的增幅,可以看出,ofo凭借其自己享誉共享单车界“第一入口”的名声和巨大的流量基数优势,将更大的市场收入囊中,其共享的枝叶正在荫及更多角落。
艾瑞统计的另一个数据更有趣,使用ofo的人群平均年龄偏小, 30 岁以下的用户占比共计47.39%,而摩拜的 30 岁以下用户占比则低出3~ 4 个百分点。这也从侧面说明ofo更能适应年轻人的口味,ofo自面世以来,一直以轻便的骑行体验著称,这可能也是ofo在这个追求轻出行、慢节奏的时代更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7 比 3 的市场份额意味着每 10 辆共享单车中就有 7 辆是小黄车,除了在用户数量上占据了优势,ofo在供应链产能上也没有懈怠,特别是进入2017,ofo对供应链产能的渠道布局可谓是快马加鞭。
从单车供应链来看,ofo也占据了 7 成供应链产能
去年年末,“中国第一车”飞鸽自行车厂接到ofo的 500 万订单量,为此而实行三班倒作息,加班加点完成生产。急剧扩大的市场规模让ofo在供应链渠道布局上一刻不竭歇,而共享单车龙头老大的地位也为ofo带来更广泛的机遇。
4 月,ofo与富士达合作,将建立首个共享单车全球研发中心,在全球布局中实现供应链产能整合,二者也会携手海外布局。这一次合作不但让ofo获得了富士达超千万的年产能,攻克全球1/ 8 的单车产能份额;也让强强联手产生了1+1> 2 的效果,再次刷新了大众对共享单车领域的认识。
5 月,ofo与老牌凤凰自行车展开合作,专为女性设计“公主车”,更加贴合女性用户出行需求,在产品细节上进行多次打磨。其次,凤凰也同样为ofo提供 500 万辆的年产能,其中“公主车”作为一个单独的系列进行批量生产,估计不久就能获得广泛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