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多起疑似无人机干扰民航事件,各地都出台了严格的禁飞区法规,也加大了对于无人机用户的监管和排查。四川、重庆、广东等省市先后出台了规定,明确了无人机的禁飞规则,大有全面禁飞的趋势。
虽然就法律上讲,国家七部委才刚刚印发了无人机尺度体系建设指南,关于无人机能不能飞、能在哪儿飞的问题,各地方的规定在上位法出来之后都要进行调整,现状并不代表最终结果。但是如今全国禁飞的形势,可以说已经将整个无人机产业放到了审判席上。
比来有地方公布了关于“自飞空域”的政策,称将为无人机划设专用的“自飞空域”,在自飞空域内飞无人机无需报备。这一消息看似平淡无奇,但在无人机圈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无论是无人机企业还是用户都一致认为,这一政策如果成真,将是中国无人机行业整体陨落的开始…
无人机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开放”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这句话,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无人机行业对“自飞空域”视若猛虎。
一直以来,我国无人机的行业发展都遵循着“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规则,得益于我国前几年对于无人机的宽松政策,中国的无人机厂商在法律禁区以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自 2014 年起,短短几年间国内市场上涌现了无数的无人机产品,从几百元的玩具无人机到几千元的准专业航拍无人机,从上万元的专业一体式航拍无人机再到数万元的多功能飞行平台,花样繁多,包罗万象。无人机产品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态势,不但加快了我国无人机技术的沉淀,也带动了我国无人机的出口,,外汇创收比年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无人机企业也深知法律的威严,一直恪守法律界限。以发展最为迅猛的航拍无人机为例,国内稍大的无人机厂商,都会为了制止法律风险,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为有需要的敏感地区划定电子围栏,甚至还会时刻注意政策动向,主动配合政策实时更新,以大疆为,仅 2016 年底至今,它就先后数次更新了其无人机内部的电子围栏划设规则。
而对于无人机用户,特别是航拍无人机用户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意味着只要不触犯法律,无人机可以为他们带来许多便当。就拿近几年席卷了全球的航拍热潮来说,不但为人们带来了无数视觉上的饕餮,也启发了许多类似“无人机快递”、“载人无人机”等新的创意,国内的顺丰、京东都在进行无人机快递的尝试。
即使是近日引发大量关注,发生在四川双流机场和重庆江北机场的“疑似无人机”干扰民航事件,其真正肇事者也并非我们常说的无人机,而是大型固定翼航模与风筝。
这样看来,我国的无人机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仍处正轨,远称不上“野蛮生长”。
“自飞空域”:给无人机“带上镣铐”
然而,一旦“自飞空域”成立,原本“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无人机行业,就将走向“法无授权即禁止”的极端。这意味原本有着整片天空的无人机,就要由此酿成井底之蛙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自飞空域”的素质,就是一个更大的禁飞区,这无疑是一种“画地为牢”的做法。规定无人机只能在指定区域内免申请飞行,就像规定一台电脑只能拿来播放音乐,不能拿来办公一样,直接限制了无人机的使用场景,遏制了无人机未来的发展空间。
并且,过多的褫夺用户的使用自由,很容易像“飞行前需要审批”的规则一样,由于抬高了合法使用无人机的门槛,无人遵守进而失去效果。
无人机并不像相机、手机等产品那样拥有特定功能,它更像是飞在天空的一个载体或者平台,只要赋予它差别的配件,它就能实现差别的功能。现阶段大家最熟悉的航拍无人机,其素质其实就只是无人机+摄像头的结合。但仅仅是这样简单的结合,如今也造成1+1> 2 的效果,看看如今全球掀起的航拍热潮,未来能够与无人机完美结合的元素,几乎是无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