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像是一道汇集了各方精选佐料的宴席,而作为发起者的腾讯,要将“香港的金融与教育、深圳的智能硬件、以及整个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融合在一起,让喊了多年的“中国硅谷”,不再是一句标语。关于哪座城市最可能成为“中国硅谷”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从本年3月的全国两会开始,“粤港澳大湾区”一跃成为热词,而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能否造就下一个“中国硅谷”,再次成为一个被瞩目的议题。
6月20日下午五点,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内地商界大佬董明珠、顺丰创始人王卫、恒基佳兆业地产集团副主席李家杰、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准时出现在香港君悦酒店的会议厅,一场主题为“创新栖息地”的分论坛讨论在这里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创新栖息地”分论坛活动现场
仅仅从扳谈的口音判断,便能察觉与会者配景的差别。“只能让你们听香港人讲的普通话了。”作为主持人的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对在场不雅观众打趣道。
台上六位嘉宾的组合颇有深意:以马化腾为代表的是华南地区标杆企业;恒基佳兆业在香港地产金融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港澳两所科技类院校,代表的又是各地人才输送的核心阵地。如此一来,政、商、学两界的代表已然到齐,难得公开露面的顺丰创始人王卫还在现场金句频出,回忆起本身的“一念之差”如何让顺丰与腾讯市值相差十倍。
比拟论坛交流的内容自己,这种“结盟式”的姿态有着更为深远意义。
“大班长”腾讯
上面这场论坛,只是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办,腾讯公司承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的议程之一(以下简称大湾区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论坛”的举办可以看作是一份答卷,这距离马化腾在“两会”递交建议中提出“要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刚刚过去三个多月。
本年3月3日,马化腾首次递交了“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两会建议;两天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在政府工作陈诉中强调:要鞭策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本年三月,马化腾出席两会记者媒体沟通会答记者问。
本次大湾区论坛的举办,和腾讯过往在产品和战略上的发布差别。这一次,腾讯不再是主角,而是一位上进且热心的“大班长”。
腾讯为什么要担任这个角色,马化腾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过粤港澳地区之于腾讯的意义:1998年成立于深圳,2004年上市于香港,如今腾讯已成长为市值达 2 万亿港元的全球巨头,“回报”是一点原因;而别的一点,香港回归 20 周年、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客不雅观环境将要带来的政策利好,也是腾讯必需要驾驭的机遇。
一方面,腾讯希望将互联网行业“迅速试错、快速迭代”的强反应能力用于鞭策议题进程;另一方面,又需要连接各方资源,在湾区规划和政策落地的复杂过程中找到本身的位置。
粤港澳的“几副好牌”
彭博社曾在去年2月的一则报道中,评价深圳为“中国回应硅谷的最强音”,中国硅谷,在外媒报道中几乎就是深圳这个城市的代名词。
彭博如此定义深圳的理由是,“在那里已经活跃着超过1000个孵化器,整个生态圈供应链完善,具备优越的生产制造条件。”
这些仅仅是大湾区建设优势的一小部分罢了。
马化腾在昨日论坛的开幕演讲中说,“粤港澳大湾区抓了’几副好牌’,这恰恰反应了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即软件、硬件、办事三位一体,缺一不成。这三者恰恰是粤港澳湾区的优势。”
2014年初,在深圳市政府工作陈诉中,曾首次出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雏形,随着时间轴的演进,对于粤港澳地区的规划,也由最初围绕深圳一城的“枢纽城市”计划,扩展至广州、深圳携手港澳的“城市群”,最终演变为目前“九城+两特区”的湾区整体规划。
在马化腾看来,粤、港、澳三地从区位优势上来看,香港比较发达的是金融和办事业,深圳在高科技产业创新独占鳌头,珠三角地区则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见长,这样的组合完美囊括了一家智能终端企业的各个产业链环节。
“过去20年,整个大湾区培育了华为、中兴、格力、顺丰、大疆等等一大批领军企业,为未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马化腾在开幕演讲中这样说。
马化腾提到的大疆,就是“手握好牌”在粤港澳大湾区成长起来的典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