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开始上线的速度和和规模来看,采取短平快打法的ofo起步更快,但是从技术水安然安祥效率维度来说,相对看重长远利益的摩拜,跑到了前面。朱啸虎两天之内上了两次头条,前天接受华尔街见闻采访,改口说ofo、摩拜不会合并。
昨天和摩拜投资人马化腾在伴侣圈互怼,护犊心切的双方,在伴侣圈你来我往,让吃瓜群众好好看了场热闹。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朱啸虎对共享单车竞争格局看法的彻底改变。去年投资ofo后,朱曾给出了一个看似底气十足的预言,共享单车将在90天内结束战争,胜利者就是他下注的ofo。
彼时,借助滴滴合并快的、吞并uber中国的燎原之势,滴滴投资人朱啸虎得以上位中国顶级投资人之列,他的个人猜测,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著名预言家卡尔卡斯对特洛伊战争的预测一般,戴上了权威的桂冠,业内应和者不少。
但不到一年后,朱却一改之前的笃定态度,收敛了进攻之势,认为共单车行业先清场,两大巨头ofo和摩拜之战远未到收官之时,从90天结束战斗,酿成了“一年后再看”,气场势弱了不少。
诚然,作为共享单车领域唯二的种子选手,押注ofo是一笔绝对划算的赌局,朱啸虎已经手握胜券。但对于ofo和其对手摩拜来说,两头猛兽之间的生死较量,仍在持续。ofo投资人在此关键节点,突然改口,到底传递了什么信号?
改口背后:本钱力量主导了差别的发展模式
对于未来共享单车的竞争格局,朱啸虎现在是这么判断的:
下一步首先是清场,最后留下两个PK;摩拜和ofo短期内不会考虑合并;至于未来要打多久,看本钱对效率的忍受力,有没有变局的机会出来。
在回答问题时,朱啸虎完全没有对ofo和摩拜的胜负手和时间做出任何明确预判。
这和去年9月的态度大相径庭。彼时,朱啸虎是这么说的,“ofo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摩拜布一辆车,ofo 可以布 10 辆”,“90 天共享单车的战争就会结束。”
改口前后,可以清晰窥见本钱成为了共享单车差别模式的主导力量。
无论是在校生戴威,还是记者出身的胡玮玮,两人之前并无多少成功的创业经验,因此,在创立ofo和摩拜时,早期投资人对其路径选择,影响不小。好比,摩拜投资人李斌亲自担任摩拜董事长。
朱啸虎对于ofo的影响,应该也相当之大。后来接受采访时,戴威把接受朱啸虎的1000万投资,视为ofo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从拿到金沙江的钱后,我们的扩张就开始了。”
可以说,朱啸虎3个月结束战斗的看法,或许也是ofo坚持以低成本生产低端小黄车,通过大规模铺量、提高投放速度、来占领市场的原因之一,根据”90天结束战斗”的逻辑,短期内的增长速度、投放数量、用户规模就成为关键的致胜因素。
与ofo差别,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早就意识到,共享单车是一场长期战役,“我们正处于婴儿时期”,因此,摩拜牺牲了对短期规模和速度的追求,选择了质量更为可靠、可管可控、双向通信的智能单车。
但和普通自行车并无差另外小黄车,其实并不适合共享经济————小黄车的高损耗率、高运维成本,成为了不成承受之重。
有趣的是,根据朱啸虎之前的说法,一辆摩拜单车的成本是ofo的十倍。在摩拜比来一轮6亿美金融资前,按说两者融资量级差不久不多,那么市场上的投放量,ofo单车应该是摩拜的10倍才对,但按照来自差别的第三方的数据显示,无论是覆盖城市、用户规模,还是订单量上,两者几乎都处于同一量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ofo损坏率过高,而摩拜规模化之后的成本,远远高不到ofo的十倍。
如今,连ofo投资人都改口,共享单车的竞争格局,要从“90天见”酿成“1年后见”了,并无如预期到来的事实,其实也验证了朱啸虎当年预判的错误,以及ofo急功近利低成本走量路线的偏差。
或许ofo要走上向摩拜模式学习的道路了,寿命只有数月的低质小黄车pk摩拜,就像用小米步枪对战坚船利炮。ofo后来推出的密码锁,其实就是逐渐向摩拜路线挨近的标识表记标帜。
胜负手在于商业素质:车辆成本vs运维成本、效率vs增长、规模vs技术
朱啸虎昨日接受采访时也说,ofo摩拜之战何时见分晓,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看本钱对效率的忍受力,第二看盈利模式是不是成立,这是商业素质。
昨天,马化腾和朱啸虎的争论,其实就围绕了共享单车的商业素质进行,涉及到成本、效率、技术、增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