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传统的缠斗模式之下,能否依靠合纵连横的竞合策略,与其他阵营的玩家结成同盟,通过强强联合的跨界合作来寻求利益最大化并压制同业对手,将成为三大运营商突围公有云的最佳选择。2017年注定将是国内公有云市场风生水起的一年。
在由《互联网周刊》和eNET研究院推出的《2016年度公有云提供商TOP50》排行榜中,排名前十位的玩家基本上涵盖了国内公有云市场的四大阵营:
以阿里、腾讯和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阵营,,以华为为代表的IT基础设施厂商阵营,与微软结盟在华运营Windows Azure的世纪互联所代表的国际巨头阵营,和包孕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阵营。
按照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2016年度中国公有云市场统计数据”,阿里云的市场份额是40.67%,几乎占据公有云市场的豆剖瓜分,紧随其后的中国电信“天翼云”、腾讯云、金山云均只有个位数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暂时的一家独大带给市场一个强烈信号,“胜者全赢”的互联网经济规律同样适用于云计算市场,在先发企业形成规模优势之后,留给后来者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窄。
因此,国内公有云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各路势力胶着的玩家不成制止地要展开混战,以求在阿里之外的第二阵营中站稳脚跟,而这其中三大运营商的表示格外引人关注,特别是在美国通信运营商巨头AT&T和Verizon相继退出云业务领域的配景之下。
继去年4月关停其公有云办事之后,美国第一大无线运营商Verizon在5月2日颁布颁发将其企业云和托管办事的业务出售给IBM公司,业界认为这标识表记标帜着Verizon彻底退出了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
短短两天之后,美国第二大无线运营商AT&T颁布颁发将其内部数据库迁移到Oracle的IaaS和PaaS云平台上,这也是继2015年底将其应用程序(Managed Applications)和托管办事(Managed Hosting Service)转移至IBM云端办事器之后,AT&T所作出的向外采购云办事而非自建云平台的又一举措。
Verizon和AT&T在云业务市场上采取收缩战略,对外宣称是为了更专注于核心优势业务,其实还是为美国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形势所迫。
经过近10年时间的扩张,美国的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已经形成了亚马逊、微软、IBM和 谷歌这四大互联网及IT巨头彼此争霸的局面,当年通过在IDC数据中心上投入重金而杀入战团的Verizon和AT&T最终因为IT技术实力落后于对手而败走麦城,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宣告传统通信运营商并不能适应云计算技术和云业务市场的竞争,体面退出貌似已成大势所趋。
Verizon和AT&T的痼疾,同样出现在国内三大运营商身上。
通信行业是全球尺度化体系最为完善的行业,通信运营商已经习惯了与通信设备厂商在各种尺度化组织框架下先制定技术尺度再采购合格产品、先按尺度测试再入网建设乃至运营维护的传统运营模式,进入云计算这一新领域后对于IT和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演进迭代从使用习惯到办理流程上均不适应,而且其人才积累多集中于通信领域而造成的IT人才断档也严重制约着其云计算技术的开发实力和应用能力。
此外,与通信行业运营商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差别,云计算融合了IT、通信、互联网市场后形成了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新竞争市场,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向下游集中,原本在各自领域领先的公司直接展开竞争,对于包孕通信运营商在内的所有参与者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三大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对手既有以创新为引导的互联网企业,也有技术实力雄厚的IT厂家,还有在金融、电力等垂直行业形成垄断规模的大型国企,甚至连其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华为也摇身一酿成了需要厮杀的对手,用陷入重围来形容三大运营商在云业务市场上的处境并不为过。
因此,笔者认为三大运营商对于其在云计算领域的战略定位要有清醒的认知,才能帮手其依靠竞合策略从公有云市场的混战中突围。
(一)运营商云计算的战略定位
虽然业界对于云计算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就是亚马逊等互联网企业不想在IT建设上多花钱,于是本身动手另起炉灶搞出云计算技术来开脱传统IT厂商的控制,以达到降低IT成本投入的目的,通信运营商也由此搭上便车成为云计算技术的最大 受益者之一。
IT支撑系统是三大运营商的中枢,仅以中国移动为例(见下图)其每年投资在IT资源、数据平台等IT支撑系统上的钱就将近百亿,可见三大运营商是不折不扣的IT消费大户,同时其也深受传统IT厂商硬件绑定、软件定制等销售模式之苦。因此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IT资源整合和虚拟化,建立统一的业务系统IT支撑平台,逐步构建运营商企业内部私有云应当是三大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最为主要的战略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