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空姐李女士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某大型网约车平台叫了一辆车赶往市里,惨遭司机杀害。
2018年8月24日,乐清的赵女士在乘坐同一网约车平台顺风车时,被司机侵犯并杀害。
短短三个月时间,两起骇人听闻的命案以如此相似的形式接连发生,震惊了所有人。这个风头正盛的网约车龙头企业,瞬间被抛向了社会舆论的对立面。
当时确确实实有这样的声音出现:这个平台没有未来了。
然而两年后的今天,它不仅未曾衰颓,还真正成为了全行业的标杆。不只是企业规模,不只是市场占有率,更是网约车出行安全的标杆。
用户感知飞速扭转,专业评分一马当先。
他是如何做到的?
十倍于别人的危机给他带来的是十倍于别人的决断力,大概就是在那段颇为混乱艰难的日子里,DD发现了一条不但能够助他自救翻盘,甚至可以指引他更快通向这个行业未来的道路——最大程度保障出行安全性。
于是资金、人力和技术三管齐下,全情全力投入,自救、翻盘、跨越、领先,一气呵成。
在出行安全保障方面,滴滴出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019年安全投入超过20亿元,安全工作团队已达2548人;在司机的准入机制、形成安全保障和客服服务效率三个重要环节,滴滴出行均进行了大量产品优化,从平台内部提升出新安全保障系数。
《2019年网约车出行安全用户信心研究报告》——极光(Aurora Mobile,NASDAQ:JG)
而这条路的正确性很快就被证实了。
2019年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表明,出行安全性已经超越打车便利性、打车价格等因素,成为网约车用户使用网约车时重点考虑的首要因素。
然后我们现在来仔细研究一下,DD究竟做了些什么。
看一组DD出行内部安全管理措施相关数据:
1.号码加密:全年保护司乘通话58.8亿次;
2.1.98亿用户设置紧急联系人;
3.每天8200人次点击一键报警;
4.每天107.5万订单行程分享;
5.所有订单加密录音,40%订单加密录像;
6.每天430万次司机人脸识别;
7.2248万人使用司乘黑名单。
其中有一个看起来很吓人的数据:58.8亿次号码保护。
这是什么?
作为出行安全保障的重要一环,用户隐私保护问题其实一直备受关注。在网约车订单进行中将司乘双方的真实号码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外,无疑会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最开始滴滴和Uber在中国开始发展和竞争的时候,都是粗犷暴力地直接将车主和乘客的电话显示出来。一度Uber也因为此成为变相的有车一族的“陌陌”。当年还记得我公司的一个美女实习生,因为坐了几次uber之后,被车主加微信骚扰,就直接把微信和手机号码给直接解绑了。更有甚者,之前听一个Uber的城市经理说,他们去到一个新城市准备开始运营的时候,会有“神秘人士”约到他们,说手里有其他约车服务的车主名单,可以“低价”提供给他们,方便他们在平台上建立起初始的一批车主用户。
来源:知乎覃超
由此引发的一连串问题让司乘双方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带着《网约车“七宗罪”!客户隐私不断泄露》《给了差评收到“要你好看”坐网约车隐私保护那么难?》此类标题的社会新闻层出不穷。
除了重中之重的安全问题之外,企业投诉管理、服务监督机制也都受到了巨大影响,毕竟谁也不想一个差评就让自己被骚扰被威胁,甚至彻底失去安宁。
也就是此时,DD在整个行业反应过来之前果断决策,和运营商合作采用隐私号功能,将所有订单内涉及到的司乘双方真实号码完全隐藏。这是出行领域首次大规模使用号码保护,出奇一招,不仅拯救了DD岌岌可危形象,奠定了它此后的一切,还直接引导了行业规范。
现在,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隐私号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当行程订单确认后,平台会随机分配一个隐私号X,同该订单司乘双方的真实号码建立绑定关系。在一定时间内,用户或者司机可以通过拨打这个X号码联系,并且双方手机都只显示这个X号码。
当平台结束这种绑定关系(订单结束或订单结束的一段时间后,平台自控),用户和司机就无法通过这个号码进行联系了。
整个订单进行过程中,司乘双方都不会看到对方的真实号码。
现在能够提供隐私号功能的平台不少,但稳定可靠且完全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不多,COP平台算是其中比较拔尖的一个。
COP平台是业内唯一拥有全国号码且均为运营商主业务真实号段的平台,且通话实现基于运营商通讯网络,使用隐私号也能享有与日常打电话一般无二的通话体验。业内最高并发,物理+链路双容灾,号码加密传送。
除了单纯的号码隐藏外,还可以叠加全量录音、AI质检和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为出行服务保障全流程提供有力支持。
现在COP平台隐私号提供限时免费测试体验,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查看。或者扫描以下二维码直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