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马尼拉人来说,深夜才是一天工作的开始。在写字楼的开放式办公室里,成千上万的菲律宾人一坐下来,就开始接听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电话。他们回答美国消费者提的各种问题,宽慰着恼羞成怒的投诉者。他们就是呼叫中心的呼叫员。
在外界看来,上班时间日夜颠倒,很难说是光鲜的职业。但这些男男女女却看起来干劲十足,因为待遇优厚,而且他们所处的行业正是菲律宾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呼叫中心是业务流程外包的一部分。现在菲律宾接受的业务外包已有相当规模,雇员63.8万,年收益110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997年,菲律宾的首批呼叫中心成立,如今呼叫中心的雇员约40万,而一直在语音服务上占优势的印度也不过35万。
然而在业务流程外包的整个产业链上,1.01亿人口的菲律宾不太可能赶超12亿人口的印度。但就呼叫中心产业来说,菲律宾的呼叫员是在抢印度呼叫员的饭碗。不能忽略的原因是,印度英语口音总是备受抱怨,而菲律宾人说英语时口音不太强,对美国习语也更熟悉,这正是美国消费者青睐的。因此很多印度公司把呼叫员的职位都转移到了菲律宾,比如软件公司印孚瑟斯和威普罗。正因为菲律宾人说的英语更纯正,他们的工资还比印度职员略高。
然而菲律宾面对的问题是,业务外包产业要迅速发展,得增加专业性更强的职位,如处理保险索赔、查账等。在知识型和法律业务外包中,印度仍占优势。此外,菲律宾每年有大量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走出校门,除了去国外工作,他们的选择很小。而新聘呼叫员的月薪是470美元起,因此呼叫员成了他们眼中体面的中产阶级工作。
不过,菲律宾也在尽力赶超。法律和金融外包公司Integreon在马尼拉有300名雇员,其中40名是律师,可帮助跨国法律事务所应对诉讼。Integreon菲律宾区经理说,希望在5年内让技能熟练的员工数量翻番。一些西方银行也注意到了菲律宾的业务流程外包产业。摩根大通在菲律宾已有2.5万员工,他们的工作并不是接个电话那么简单。
菲律宾曾规划,到2016年,业务流程外包产业会新增就业70万人左右,年收入达25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一成,比1000万在国外工作的菲律宾人向国内汇款的累积金额还要高。从目前的发展速度看,上述规划也有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