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诚和信任,才接到这个单。”去年,河南本易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峥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国内某知名网络公司的音乐产品有一个配歌词等信息的项目,可是参与的企业有很多,如何接包?
为了能够承接这个项目,刘峥决定先把产品做好,为此前后投入50多万元,组建团队,设计产品,如果没有接包成功,意味着这些投入将打水漂”。所幸的是,当网络公司前来考察时,最终被产品和诚意打动,将这个项目发包给了刘峥所在的公司。信任,是服务外包发展的关键。”刘峥深有感触地说。
的确,服务外包不同于制造业,服务外包做的更多是技术产品,呈现的往往是电子化和虚拟化的形态,甚至连产品的好坏高下也难有绝对的结论。
业内人士指出,发包商在选择接包商时通常会看重三大关键因素:企业交付能力、企业信息安全和企业信用情况。信用、技术、品牌是制约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三大软肋。企业的自觉是建立服务外包信用体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少不了行业信用标准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一些发包方说接包方不诚信,比如接包后又说做不了。”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世和说,服务外包是一个较为新兴的业态,在概念、业务范围、行业规范方面本身就存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信用建设。
据了解,目前,业界已经有一些相关标准。比如在服务外包企业的交付能力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已经有相关标准,可以对企业进行评估。但企业信用方面,却仍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高水准的评价体系来综合考量企业的信用水平及等级。
这也是国际性问题,目前全球没有形成成熟通用的服务外包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发包商只能基于自身经验和理解,对企业信用进行考核,这不仅影响了合作效率,也增加了发包商的运营成本,还会放大实际操作中的风险,从而制约着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不过,业界已经开始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据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和上海服务外包交易促进中心已经建立OCCE(服务外包企业信用评价)信息认证体系,尝试为国际发包商考核企业并选择服务商提供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