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然而,服务外包企业却在苦苦寻觅着人才。
来自市外经贸委的统计显示,预计到2015年,重庆的服务外包产业产值将激增到1500亿元,受欧美人工成本上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服务外包订单选择了中国等新兴国家,这就为重庆的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机遇。
不过,伴随着订单飞涨,企业却困顿在青春期”。
上周,在第五届服务贸易高峰会上,不少业界人士道出苦水”:开出高薪酬,却难觅人才,很大一部分订单不得不推掉,或者转移到其他城市。
服务外包驶入快车道”的第五个年头,快速成长的企业遭遇着怎样的烦恼?
本期老板下午茶”邀请到相关企业负责人聊一聊。
嘉宾:
陈淑宁 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军重庆金蝶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德宝 重庆先特服务外包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场外嘉宾:
钟伟重庆服务外包产业协会秘书长
苦恼
人才结构性短缺难接单
重庆商报:近年来,服务外包产业正在重庆悄然崛起。在各位看来,分食产业蛋糕”,有哪些难处?
罗军:在业务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我们颇感棘手—中高端人才难以伴随增长。
举个简单的例子,项目能否在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控制在成本范围内,这都与这个项目经理息息相关。稍不留神,整个项目很可能重新回炉返工。但目前,尽管公司开出了上万元的月薪,这个职位仍然未找到匹配的人才。据我所知,目前重庆这个职位的需求量超过上千人,但目前本地的供应量只能满足其中30%。由于这个职位重要性突出,我们公司每年就有50%的订单转移到其他城市去做。
王德宝:重庆先特同总公司的北方基地、华东基地,共同组成了国内最大BPO(商务流程外包)服务外包提供商,重庆先特的目标就是去打造西部声谷”,其的定位第一是做成中西部最大的呼叫中心产业集聚区;第二就是承接北上广深这样一些成本相对较高城市的呼叫中心产业向西部转移;第三更多地去吸引一些境外的离岸业务,让离岸的非语言类业务落户西部,落户重庆。
今年已经开工建设了,未来会分三期完成。建成后会有大概2万个坐席,如果真正的形成产业规模,就能吸纳3万~4万人的就业。按照计划,我们在今年内应达到1万个坐席的规模,不过,由于人员尚未到位,只能暂时放慢脚步,年内计划把员工从目前的2000人增加至5000人。
陈淑宁:文思海辉在整个服务外包的业务竞争中,要开辟出真正的蓝海,缩小与印度的竞争对手的差距,寻求更多增值服务,没有高端人才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进入重庆后,将如何创造环境吸引人才,扩大人员规模看作了头等大事。
瓶颈
复合型人才培养需加强
罗军: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也有很多的职业培训机构对接大学与企业,为外包企业输送人才。但我认为,行业缺乏的是有项目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这与多个方面紧密相连。首先是毕业生进入这个行业后两三年内能否留住;然后是留下来的员工有多少可以从技术成功转型到管理岗位。譬如,我提到的项目经理,该职位要求熟练掌握两到三门语言,能够与微软、IBM这样的国际企业直接交流、谈项目等。所以,优秀的项目经理是很难培养的,培养好之后是否能留得住,又涉及到企业是否提供足够吸引的职业规划愿景等。
陈淑宁:在国外市场,我们公司主要跟印度公司竞争,坦率说,这两年我们跟印度公司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对方是越来越强大。为什么?因为不管在哪里竞争,你自己都有要一支合格的团队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团队。
简单的说人才培养,这个问题被不少人简约成从大学里培养多少人就可以了,或者办一些软件学校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个观念在10年前是成立的。那时候我们就两个竞争优势,一个成本,第二人才。现在不是,现在大家要看更深层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渗透行业的能力。
重庆地处西部,拥有多所高校,人力资源数量相当丰富,但本土人才结构性短缺,在重庆很容易找到中低端的技术人员,但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却极为短缺。
例如,像文思海辉成长得最快的一个金融领域,我们在金融领域里,有数据说我们在国内是领先的。但这些经验你说我们到国外去积累吗?国外的客户会给你这个机会让你积累这些经验吗?这不会的。他不会给你,他给你的经验积累,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果要攀升到高端竞争,就得自己培养人。
王德宝:我们也呼吁更多院校和我们合作,学生在校就可以上一些专业课,真正面向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就可以马上进入岗位。
前景
重庆是强劲的新兴市场
重庆商报:一旦打通人才瓶颈,在服务外包行业,重庆的前景如何,大家怎么看?
罗军:在发展贸易服务业外包重庆有很多优势:投资环境好、交通和通讯设施完善、投资成本较低,重庆可以说是一个实力强劲的新兴市场。重庆作为西部重镇和增长极,吸引了大量服务外包和物联网企业落户,各路企业不妨围绕BPO(商务流程外包)和KPO(知识流程外包)掘金。
王德宝:我很看好呼叫中心产业这块。伴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服务的需求必然亦随之攀升,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基本上在25%以上。我认为,随着产业规模的增长,呼叫中心不会简单停留在114查号、订房、订餐、订机票等服务型功能,而更多逐渐转向业务型功能。打个比方,一打进电话,我会根据你咨询的内容,想到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服务,那么就给你提供一个新的产品。比方说你在反复咨询冰箱,那么就可以给你介绍一款新型的冰箱,可以马上就给你送上门。
陈淑宁:重庆有非常好的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基础,更多地来讲,把传统的信息化这样一些手段,结合原来的传统产业,把它们结合起来,能产生更高的效益。
做智慧城市这件事情也是这样,咱们的产业做得越来越大,实际上更多的分工也是越来越细,我们的服务也是做得越来越细。我们在跟重庆方面的合作当中,在前期的接触当中,目前我们在参与的是重庆的永川区的智慧城市的架构这样一个合作。它主要覆盖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城市管理,城市管理里面包括了很多,包括市政管理,交通管理等等。第二块,它实际上是一种惠及民生的事情,比方说,按传统看病的方法,你在这个医院拍一个片子,到下一个医院还要再拍一个片子,而这都是可以通过IT手段来整合完成的,这是智慧城市的好处。第三智慧城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属性,它对本地的固有产业,会有一个效益和效力的倍增的一个功效,这个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已经得到了验证,2005年新加坡开始做智慧城市之后,在2010年的时候,和2005年整个产业相比,效益大概提升了2.5倍。
场外说法
我市将启动订单式”培训
重庆服务外包产业协会秘书长钟伟说,看到目前存在的短板”,协会与主管政府部门已开始着手解决。
重庆启动的服务外包十百千万”工程,将重点建设十个以上服务外包示范区,吸引100万名大学生从事服务外包,引进1000家服务外包跨国公司,培育10000家本土服务外包企业。
此外,加强与高校及教育机构的联动合作,根据其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对服务外包人才的输出量等因素,评选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11个高校及教育培训机构为十佳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入选后,将对培训基地给予一定资金上的支持。
另外,重庆已经明确了离岸外包的目标市场,其中日本、韩国、美国、欧洲将是重点目标市场。同时,注重与港澳两地在服务外包领域的合作。重点围绕制造业服务的信息服务外包、物流外包、研发设计外包、金融外包等为重点,加快服务外包特色园区建设,培育品牌外包服务公司,积极申请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离岸服务外包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为这类企业提供低息贷款。
同时,引进国际知名外包专业公司入驻重庆,为离岸服务外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交流合作创造条件。搭建离岸外包服务人才基地,同时加强高等院校与大型外包企业合作,开展企业订单式”人才培训,协助龙头外包企业引进高级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