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知识库 > 立足海淀 助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立足海淀 助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热门标签:运营中心 AI电销 集中运营管理办法 企业做大做强 解决方案 Win10系统 IT外包 机器人外呼系统软件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北京市海淀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教育资源。区内现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83所;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251家;两院院士524位,占全国的36%;海外归国创业高端人才占北京市的3/4。截至2011年年底,海淀园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142家,约占北京市65%,全国的1/10强。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密集程度在全球罕见,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具有天然优势。

  经过多年持续创新发展,海淀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经具有较大的规模,并且技术创新和总收入在北京市和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海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约为2700亿元,约占北京市的65%,全国的1/6,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尤其是服务外包业,海淀区不仅是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祥地,而且经过持续创新发展,软件外包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海淀区离岸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不足4000万美元,2011年海淀区离岸外包收入达到了10.87亿美元,10年增长了20倍,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了以中关村软件园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中心的总部基地、高端研发、接发包交易等集聚区,文思创新、软通动力、博彦科技、海辉软件、中讯计算机等5家企业先后多次入选全国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在国际外包专业协会评选出的全球外包年度100强企业榜单中,海淀有4家企业榜上有名,并且位次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区内约50家外包企业共拥有130余家海外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以及东南亚地区。

  201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海淀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众所周知,不久前,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微软与诺基亚建立广泛战略合作关系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事件;2012年,联想集团正式推出智能电视,从而完成了在PC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家电领域的四屏布局。除了联想之外,很多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涉足硬件领域,如小米科技推出小米手机,百度通过和戴尔合作推出智能手机等。在当今经济进一步全球化和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产业界已经初现软吃硬”的端倪和趋势,这也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

  未来,海淀区将立足现有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基础,着力从做强优势产业,打造服务链条,建设特色园区,优化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推进,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一、发挥海淀传统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做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围绕打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目标,坚持巩固提升与新兴培育相结合,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加快新兴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推进技术融合与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做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通信产业、科技服务业三大竞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构建海淀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成长性好的高端产业体系。

  北京已经成为全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首要基地,也是全球最具活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市场。海淀区在软件、互联网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形成了先发优势。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与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和渗透,将创造出广阔的市场空间,催生大批新兴业态。

  下一步,海淀将进一步做强优势领域,以基础软件开发为重点,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为先导,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为核心,高端咨询与信息技术服务为龙头,在高端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新媒体产业推进、移动互联网相关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领域,确立具有国际水平的竞争优势,打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聚集一批具有行业领军地位的总部企业。

  与此同时,海淀区将进一步强化政企协同共建服务外包示范区”的模式,发挥服务外包总部基地的优势,打造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交易中心,引导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把海淀区建设成为全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中心。

  二、打造完整的服务链条,增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能力

  围绕包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公共科技服务需求,海淀基本形成了研发设计、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技金融和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的完整链条,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增强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能力。

  (一)研发导向化

  发挥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海淀区内集聚了北京市70%的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开放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通过和企业共建企业实验室、共同承担研发项目、共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形式,为科技企业提供仪器、委托研发、检验测试、技术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实验室和企业之间的成果转移。

  十二五”期间,海淀将积极鼓励大学科技资源对社会开放,支持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吸引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在海淀区设立独立的研发机构,探索构建以标准为纽带、面向全国的区域间研发协作产业联盟,带动研发服务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一批专业化研发服务企业,不断培育新兴研发服务业态。

  (二)成果市场化

  1.鼓励和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技术转移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海淀已经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单位共建了3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建立了1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还有1家中央研究院,他们将通过模式与机制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平台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实现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2009年8月,中国最大最全的技术资源平台——中国技术交易所落户海淀,通过多样化的技术交易模式,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2011年中技所举办的首届专利拍卖会成交率高达40%,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20%。另外,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也积极发挥作用,目前正在中关村科学城进行有效的产学研对接。

  3.积极发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促进创新创业资源的全球流动和全球协同创新。

  日前,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一期)已在中关村西区鼎好大厦正式投入运营,包括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英科技创新计划、英国加利恒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西班牙工程数值方法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技术转移中心等10余家中外机构入驻。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围绕技术转移全过程提供商业拓展咨询、技术展示与推介、项目对接、运维支持等深层次、全方位服务,并探索新型国际技术转移模式。

  未来的2-3年,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广泛吸引和服务跨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集聚,力争到2013年入驻机构达到50家,入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海淀将成为对接跨国技术转移最重要的目的地和栖息地,成为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发展的跨国技术转移服务高地和对接平台。

  (三)创业专业化

  培育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创业服务新业态的发展,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孵化器建设。大力推广孵化加创投”的培育模式,提升创业成功率和孵化器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淀区内聚集了各种业态的创新创业孵化机构,既有原生态的车库咖啡”、贝塔咖啡”、3W咖啡”等创业聚集地,也有专业化的创新工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种专业孵化器,面向全球跨区域创业者和高端人才提供市场、产品、招聘、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实现了人才、科技与资本等多种创新要素的涌动与融合,推动了区域的创新创业发展。

  目前,海淀区内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5家,其中国家级13家;大学科技园16家,其中国家级12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1家;科技企业加速器5家。孵化场地总面积163万平方米,在园企业总数达3531家,累计孵化企业6579家,累计毕业企业总数1757家。

  下一步,海淀区将加大力度,一方面鼓励各类新型创业服务组织的发展,聚集一批创业导师,挖掘一批天使投资人、融合一批新型创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展示交流、融资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跃核心区的创业氛围;另一方面继续大力支持建设符合海淀区重点产业方向的专业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创新创业服务载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空间,进一步整合资本、人才、技术等,提供专业化、综合性的服务。

  (四)金融科技化

  近年来,海淀区着力于进一步推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集中力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轻资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支持,助推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海淀区已支持设立了12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4家小额贷款公司、2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北京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在海淀设立了中关村分行。

  与此同时,海淀区将加快建设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不同业态、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提供包括天使投资、贷款担保、科技保险、投行券商业务等在内的差异化服务,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本的对接。截至目前,海淀区共有上市(含挂牌)公司223家,在全国同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各类股权投资机构400余家,占全国的1/10强;2011年获得股权投资的企业126家,占北京投资案例总数的26.64%,占全国的5.73%。股权投资成为科技金融领头羊。

  下一步,海淀区将采取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直接补贴,以及政府出资设立初创期投资基金,并同时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初创期和成长期参股基金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海淀区初创期、成长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促进产业发展。

  (五)服务全程化

  中关村西区聚集了为科技企业服务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信息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投资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推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做好空间规划,建设一批专特精新产业园区

  规划建立一批专特精新产业园区,发展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集群发展。海淀区将继续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南部高端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土地整理、空间改造和业态调整步伐,建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位置与空间信息服务、基础软件、工业设计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一批专业园区。以专项资金促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发展,提供设计软件平台、测试平台、仿真环境等各种技术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促进一批专特精新产业的集群发展。

  四、优化环境,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要保护创新成果,激发创新活力,就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和高端软件人才的引进。

  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现阶段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海淀区已制定相关工作方案,一方面加强宣传,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积极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将加强执法协作,提升执法效能,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作用,全面提高海淀区保护知识产权和加强市场规范的水平,为海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2.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海淀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信用信息齐全、高度共享的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较为完善、高效的企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较为全面、应用便捷的企业信用产品体系,基本形成与核心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诚实守信、和谐发展”的企业信用环境和守信受益、失信惩戒、复信宽容”的信用约束机制,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意识,推进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率先将海淀区创建成北京市企业信用体系示范区和全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

  3.加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示范应用。随着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实施,尤其是智慧海淀建设的全面启动,海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改善市民生活品质、优化城市运行模式、提升文化发展、保障社会安全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智慧海淀的建设目标是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四智一高”,即智慧政务、智慧园区、智慧城区、智慧家园和信息产业高地。在建设过程中,海淀区将加强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示范应用,以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和升级。

  与此同时,海淀区将大力支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认定一批为中小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物流、销售等环节提供信息化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并加大对这些服务平台的支持,从而快速提升海淀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4.加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人才引进工作。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高度依赖技术和商业模式,另一方面更依赖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海淀区将着力引进这方面的高端人才,在进京户口、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提供便利。

  海淀是一方创新创业的沃土,海淀区将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聚集创新创业要素,早日将海淀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标签:郴州 肇庆 怀化 江西 疫苗接种 莱芜 昭通 巴中

巨人网络通讯声明:本文标题《立足海淀 助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本文关键词  ;如发现本文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 相关文章
  •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