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十二五”将是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离岸外包目的地国家。而根据麦肯锡研究,金融危机之后,跨国公司后台、研发等业务呈现出由欧美向亚太、中东欧等地区加速转移的趋势,中国将成为全球承接服务外包的第二大中心。从国际服务业转移趋势和国内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来判断,十二五”是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整体提升,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时期,全球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具体分析看: 首先,从发展速度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00%。2010年,承接服务外包协议金额达274.1亿美元,执行金额198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协议金额198.3亿美元,执行金额144.5亿美元。目前,全国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32万人,大学生占75%,服务外包企业超过1万家。而预计到2015年,我国承接离岸业务执行额年均增幅在40%左右的水平。 其次,从国际服务业转移上看。近10年来,跨国公司的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国离岸越来越多。主要包括:金融、物流、研发、设计、咨询、软件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目前,全球服务外包总量为8000多亿美元,离岸为1000亿美元左右。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的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每年将以30%~40%的速度增长。这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第三,从接包市场多元化的趋势上看。当前,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美国是全球服务外包的首发地和最大客户,约占外包支出的2/3,欧洲和日本约占1/3。印度仍是最大的接包国家,占全球ITO(信息技术外包)与BPO(业务流程外包)市场份额的40%以上。但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经济安全和分散风险的考虑,已经开始重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包,与爱尔兰、巴西、俄罗斯、菲律宾等国家相比,我国的接包优势是明显的。 第四,从国内环境来看。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尤其是进入了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时期;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持续保持,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一般在2000~3000元左右;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宜居环境日益改善;东部与中西部差别逐步缩小。这些都为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第五,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上看。国家制定了十二五”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规划,标志着服务外包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沿海地区、部分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都把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列入了当地十二五”规划,并做了专项规划。 最后,从国内服务外包市场上看。跨国公司服务业继续向中国转移,国内政府、企业服务业分离加速等因素,都促使国内服务外包市场扩大。 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应有科学的规划 我国服务外包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由此,笔者提出了对其未来发展的思路。具体如下: 加快重点领域的发展 从近年全球和国内服务外包业务市场变化情况来看,ITO规模将继续扩大,BPO和KPO(知识流程外包)增速都将快于ITO,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外包环节机会将增加。为此,笔者认为,应以ITO为主,加快发展BPO和 KPO业务。其中,BPO方面,应着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物流服务外包、商务服务等领域;KPO方面,应着力发展动漫、游戏、演出、影视等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研发和工业设计服务外包,教育和培训服务外包以及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等领域。 优化区域布局实现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和大城市。像有数据显示,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的服务外包业中的占比分别为64%、22%、5%和9%。为此,笔者认为: 首先,应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城市的龙头作用,提高服务外包产业全球竞争力。应提高这些东部沿海城市在金融、航运、物流采购、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服务外包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着力吸引具有总部功能和高端的服务外包产业,通过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改善我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布局,提升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其中,北京、上海以及大连、深圳应考虑打造全球或区域服务外包交易中心,提高全球接单能力,为中西部和其他地区提供国际渠道。 其次,应把推进中西部城市服务外包发展,作为提高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突破口。目前,中西部地区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宜居条件改善、人才聚集效应增强,开放水平显著提高,成本具有明显优势,已经具备了发展服务外包的条件,尤其在建立交付中心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应发挥西安、成都、武汉、合肥、重庆、南昌、长沙、大庆等示范城市的作用率先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税收、企业资质认定标准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增强承接能力。 此外,还应加快形成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体系,带动中小城市服务外包发展。近年来,由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成本上升,许多服务外包企业将总部设立在一线城市,而将交付中心转移到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城市,二线城市已经逐步成为服务外包的重点城市。一线城市接单,二三线城市交付”的模式和分工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这一分工格局有利于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小城市发展服务外包。应继续深化这一模式,鼓励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在中小城市设立交付中心,力争为二三线城市提供发展机遇。 加快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服务外包企业普遍反映人才短缺,尤其是复合型的中高端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瓶颈。而要建立起理想中的由高校、服务外包企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共同协作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像笔者近期在对合肥、苏州等地的调研中就发现:由于高校的课程设置受教育部规定制约,很难根据服务外包市场需求开设课程,因此,大学生毕业通常不能直接进入服务外包企业工作;此外,目前承担服务外包人才输送的主要是职业技术学院、国内培训机构等,但这些机构层次较低,不具备培育高端人才的条件;还有,就是培训机构资金困难比较突出等。 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应考虑给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就业需要创新课程设置;其次,应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在企业、园区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实现零距离就业;第三,应加强岗位培训,这方面可给予企业一定财政补贴;第四,应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培训机构;第五,应建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应认定一批平台,为企业培训各类高级服务外包人才服务;第六,应积极引进领军人才,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等。 促进离岸与在岸服务外包联动发展 目前,我国在岸外包市场潜力很大。一方面,许多跨国公司业务首先离岸给在华子公司,然后通过在华公司转包、分包给本土公司;另一方面,随着服务业专业化分工发展,国内政府、企业的服务外包量越来越大,这些都推动了在岸外包的发展。离岸与在岸服务外包具有互补优势。鼓励国内企业承接在岸业务,有利于企业积累经验、扩大规模,延伸和拓宽境外业务渠道,为承接离岸业务创造条件。同时,发挥外资企业的国际人才、技术、标准、渠道等优势承接在岸业务,也有利于提升国内服务业质量。 积极培育服务外包品牌企业 由于缺乏品牌企业,我国缺乏从欧美发包商手中接一手单的能力,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为此,应鼓励企业进行国际并购、战略性重组、扩大规模,实现业务和人才资源逐步集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分包、转包等方式,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财政资金应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的国外广告、海外参展等品牌营销活动,加大海外宣传力度,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品牌。 发挥示范城市的引领作用 21个示范城市是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带动效应、辐射效应、聚集效应都十分明显。截至2009年,21个示范城市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占全国的95%,企业家数占78%,服务外包行业就业人数占77%。而2010年,全国共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756家,其中有2625家分布在示范城市。多数城市形成特色产业,也积累了经验。在产业带动方面,应进一步增强示范城市的辐射能力,利用示范城市的聚集效应带动潜力城市的发展,使产业链向周边地区延伸。在政策创新上,应继续发挥示范城市的先行先试优势,为全国服务外包发展探索经验。 发挥外资优势和外溢效应 跨国公司是我国离岸服务外包的先行者和主要推动力量。应鼓励外资软件信息技术、研发、设计、金融、物流采购、咨询等服务业扩大对我国投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渠道、产业链扩大国际服务外包规模,充分发挥跨国公司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的技术外溢出效应,带动本土服务外包企业成长。尤其要鼓励跨国公司向本土服务外包企业分包和转包业务。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应鼓励国内服务外包企业设立海外机构、开展国际并购,提高组合全球资源能力和水平。目前,除继续巩固扩大欧、美、日等主要发包方市场外,还应积极开拓新兴服务市场,尤其是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政府和企业都有迫切的服务需求,我国的技术有优势,人力成本比印度低,要抢占市场先机,为逐步构建多元化的服务外包市场格局奠定基础。 发展服务外包业还需政策大力支持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目前,虽然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依然有大量企业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由此,应针对服务外包产业特点完善和创新优惠政策。 例如,目前就存在对服务外包企业认定标准过高、不切实际的问题。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认定标准,实际上是高技术企业和离岸服务外包双重条件的叠加。企业一方面要满足高技术企业的要求,同时还要达到50%的离岸业务。现在全国只认定了800家左右,大多数企业达不到要求。因此,应下调相应标准,从服务外包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促进政策。 又如,产业政策适用范围应由示范城市向全国覆盖。目前,越来越多的省市有热情,也有条件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但不是示范城市,所以享受不到优惠政策,这不利于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特别是应考虑对中西部实行差异化政策。中西部城市发展服务外包的基础还很薄弱,可以在准入门槛、离岸标准、税收等方面进一步放宽政策。 再如,用于人才培训、服务平台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应加大。目前,服务外包的人才培训主要靠培训机构完成,但培训机构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学生学费负担较重。但目前国家对培训机构的补贴政策是每个学生补贴500元,应加大补贴力度。此外,服务外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面临融资难、缺乏接包信息渠道等问题,应加大这方面平台建设投入等。
标签:三明 黄山 96 新疆 昭通 楚雄 乌鲁木齐 吕梁
上一篇:近年呼叫中心服务外包悄然转移
下一篇:渠道商的开胃菜:标准化IT外包服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