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伟摄影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今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此背景下,为落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电子元器件、系统整机、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组成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促进联合协同创新”的要求,实施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科技部火炬中心在组织实施“中国软件出口工程”(COSEP)和推进软件产业创新集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以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和“中国软件出口工程”示范企业为核心,广泛吸收其他优秀软件企业、客户、软件园、研发机构、投资机构、行业机构以及其他联合体,共同发起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支持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在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马彦民。
记者:创新是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的关键词之一,联盟的成立对推动创新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彦民:IT服务是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之一。IT服务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目标,落实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如何引导、扶持和规范IT服务的创新发展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既是基于“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国情的必然抉择,也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战略选择。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纪念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暨全国火炬计划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国家高新区等各类产业化基地中,培育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壮大,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创新能力。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是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有利于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法律保障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有利于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有利于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实现的路径在于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这也是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努力的方向所在。这种努力,是在创新方法工作上的有益尝试,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领导多次对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批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切实加强创新方法工作,从源头上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是落实科技部等四部门根据《科学技术进步法》研究提出的《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切实推进创新方法工作,增强自主创新的原动力。
记者: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的成立,对于推动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哪些积极作用?
马彦民:近年来,我国的IT服务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始终存在着系统集成能力薄弱、高端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规模小、缺乏品牌等问题,制约了IT服务整体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程度逐渐加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的背景下,我国IT服务企业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况下,IT服务企业联合发展、共同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势在必行,同时这也是企业的共同期盼。通过联合,建立以IT服务企业为主体、促进新形势下产学研用的合作,可以有效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企业可以集成多方资源,联合开展具有应用前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活动,构建核心竞争力,提高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
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促进国家和地方软件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这些年来,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吸引了大批软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构筑“以大带小”的创新链和“以用带研”的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基地内软件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优势。如何实现基地内软件企业从地理位置上的聚集优势到产业链基础上的联合优势的转变,产业联盟就是一个新型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关键的实现手段之一。通过产业联盟汇聚产业链各环节上的各种资源,形成合力推动产业创新,形成产业集群,显得尤为重要。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诞生了不少基于不同合作目的而成立的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这些软件产业联盟可以带动产业链上更多企业的创新,促进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实现多赢的格局,并且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各类资源,完善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等环节,并最终形成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完整体系。
记者:科技部火炬中心为创建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做了哪些筹备工作?
马彦民:科技部火炬中心早在2004年推进实施COSEP工程时,就开始推进相关外包联盟工作的开展,尝试以联盟的形式建立COSEP试点企业合作与协调发展委员会,并在2006年召开COSEP工作会议时,提出了成立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的倡议。2008年,针对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发展面临的多种问题,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展了调研工作。经过多方沟通和座谈,形成了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牵头,以“中国软件出口工程”示范企业、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和优秀IT服务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客户、金融机构建立“创新联盟”的设想。
此后,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共同发起单位经过多次研讨和磋商,成立了联盟筹备工作小组,起草了联盟章程;召开了联盟理事会筹备会,讨论通过了联盟章程(草);通过了联盟的正式名称;讨论通过了联盟理事会理事、正副理事长任职原则和推选标准;表决通过了18个联盟理事会理事单位并推选了5位联盟副理事长;签署成立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倡议书;确定了联盟成立大会召开日期,并对联盟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和会员征集工作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8日启动了发展会员的工作,目前已有100多个机构申请加入联盟。
记者: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的的性质和目标是什么?
马彦民: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是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认定的“中国软件出口工程”示范企业、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以及其他IT服务企业、投资机构、研发机构、行业机构、国内外客户、咨询服务机构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创新联合体。
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的目标是以平等、合作、互助、互惠为原则,以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资源和社会资源,为联盟成员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创造商业机会服务,帮助联盟成员联合起来,共创品牌、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记者:科技部火炬中心将如何支持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的发展?
马彦民:科技部火炬中心将结合即将启动的软件产业化创新行动,引导联盟建立IT服务创新体系,以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支撑业务与服务模式创新,通过支持创新组织促进创新行为并带动产业升级。同时,深入实施“中国软件出口工程”,推进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产业与服务外包进一步发展。
科技部火炬中心在促进联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支持和推动基地内重要的产业联盟或形成一定特色的产业联盟向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为软件企业的集群化创新创造更加优化的环境。火炬IT服务创新联盟的具体工作要经过联盟理事会共同商讨确定。科技部火炬中心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一是组织开展产业发展研究,针对全球软件和软件服务业发展及国内外IT服务市场动态、发展方向、行业能力等进行调研、统计及分析研究;研究制定IT服务的指导性技术标准、应用标准、鼓励政策等;研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对IT服务业的创新关键问题、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进行研究和开发;进行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二是传播与推广联盟品牌,为企业拓展商机服务。三是开展联盟企业之间、行业伙伴之间的合作,提高联盟企业在行业中的信誉和竞争力。此外,还将组织和支持联盟企业参与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IT产业发展战略的创新活动,建立联盟和政府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帮助联盟企业应对不正当竞争,保护联盟企业的利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