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大连高新区招商引资和财政收入继续位居全市前列,预计今年各主要经济指标将继续保持30%以上增长率。在深入走访企业、深刻分析市场的基础上,高新区大胆提出“新拐点理论”,即金融危机是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产业升级机遇。对高新区着重发展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业而言,来自外部的压力将转化为产业内在调整的动力,促使产业消泡沫、强筋骨、跃层级,使之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新的发展期。
12月3日,由高新区负责运营的大连(日本)软件园在东京开园,首开中国城市海外办软件园先河。而在此十几天前,一个涉及68项重大工程、投资逾千亿元的规划的公布,更显示出高新区“抓机遇,促发展”的果敢和坚定。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高新区对区内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近六成企业受波及。但企业的信心还在,甚至对产业前景更为看好。”大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栾庆伟说。
栾庆伟说,在高新区千亿元投资中,超过1/3将用于推动软件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加快凌水湾填海工程的进程,推进黄泥川软件园、英歌石软件园的道路、通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启动一批产业配套公寓、住宅等建设项目等。“危机期间是企业并购重组的时机。我们应发挥大连软件产业实力强、规模大、拥有‘航空母舰’的特有优势,到国内其他城市甚至国外去‘抄底’,并购这些地区受冲击较重的中小软件企业,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开办大连软件分园。金融危机使欧美、日韩企业大量裁员,目前到海外招揽IT人才,成本低、时机好。我们要利用这一机遇,筹划到国外濒临破产的软件企业吸引软件高端人才,也可以到国内其他地区比如东南沿海大学中招收IT毕业生。”
业内分析,金融危机下,为有效减少成本、规避风险,发达国家和企业有望将更多、更复杂、更高层次的业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交给交付能力和认证体系更完善的合作伙伴。而大连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瞄准高端技术、大项目甚至软件产业的研发中心项目,以此提升产业创新水平。在巩固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多的企业还将加大对国内市场的拓展,进而促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和产品的诞生,使大连不仅成为全球交付中心,还将成为软件和服务外包的技术中心。对于在产业规模、企业数量、从业人数等方面都占全市80%的大连高新区来说,这无疑是机遇大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