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20日~2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几年,这一会议已成为业内人士判断全球软件外包热的风向标。如去年一样,《信息周刊》再次派出记者前往大连,与各界人士进行了深入沟通,向读者传递中国软件和外包产业的最新信息。
从班加罗尔到大连
两年前,大连的口号还是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而现在大连已经告别了这一目标,将眼光投向了“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军城市”这一更大的目标。
6月2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下称软交会)在大连开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的软交会因为不久前英特尔公司(Intel)在大连的一笔巨额投资而更加引人注目。
正如东软集团(下称东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刘积仁所说:“软件和服务产业同制造业一样面临着全球转移的趋势。”离岸外包已经不可阻挡,“全球95%的企业已经制订了公司的离岸战略。” 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DS)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乔易瑟(Joe Eazor)称。正是这种服务业的转移浪潮造就了目前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空前成功。
印度的光芒如此耀眼,以至于人们忽略了中国。但是,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敏锐地看到了大连乃至中国承接日本服务业转移的成就,他在《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书中指出:“大连之于日本,正如印度之于美国一样。”
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政务官高木美智代称,日本软件外包中有65%的比例是发往中国。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NRI)目前每年在中国进行的外包项目金额超过124亿日元,NRI合作伙伴推进部部长铃木孝政说:“在NRI向全球进行外包的项目中,中国占到了95%。”由此可见,单纯就对日外包来说,中国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就这点来说,经过10多年的努力,大连成为“中国的班加罗尔”目标已经达成。
虽然如此,但大连要真正成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军城市”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除了日本,中国在外包产业方面的优势并不为人所熟知,乔易瑟说:“很多国家还没有认识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外包和离岸服务的提供者。”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高速发展的外包产业对合格人才的巨大需求得不到满足。去年,大连对欧美的软件外包占总产值的比例从5%快速增长到20%。这种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人才供应的紧张。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在同国外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对方提到的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才供应。夏德仁也坦承,大连的软包产业面临着人才缺口,而且这种缺口还将持续2~3年的时间。
知名度和人才供应都需要时间来解决,重要的是问题已经找到。红帽公司(RedHat)执行副总裁汤姆·罗本(Tom Rabon)的比喻深有意味:“当姚明在高中打球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他相信中国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一定能同姚明一样达到自己的目标。从班加罗尔到大连,全球新一代外包服务中心在中国诞生并不只是梦想。
“软实力”的内外兼修
在立志打造世界外包中心的大连反思外包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有趣的是,在此次软交会期间,很多人都提出了中国软件应该目光朝外还是往内的思考。
的确,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让竞争者——印度也羡慕不已。此次软交会唯一一家参展的印度厂商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Infosys)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 维·苏利兰(V Sriram)就将他眼中的中国提炼为两点:首先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其次中国才是一个人才供应市场。
对于是否模仿印度走外包之路,许多专家和厂商也有不同看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一个国家和别的国家不一样,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不一样,绝对不可能照抄一个国家,照抄一个企业。”比如印度在嵌入式软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方面并不占优势。倪光南认为,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内需市场优势。
更有人认为中国的外包产业同印度的差距会一直持续。长江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赵昊说:“虽然我们在外包产业上有一定优势,但我认为永远也不可能做到印度的Infosys这样的水平。”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宁去年在软交会上就说过外包并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今年他仍然坚持己见。罗宁认为,虽然外包是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很好的方式,但随着中国和国外发达国家差距逐渐变小,这个以出卖劳动力为主的产业会遇到一些瓶颈。“我觉得一个企业的发展在适当的时候搞外包是正确的,在外包做到一定的时候,应该关注自主知识产权。”罗宁说。
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比如东软,虽然外包业务发展迅速,但国内业务始终占据其更大的市场份额。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大连华信)也是做外包起家,现在也开始改造内部的流程,以更加适合国内客户的需求。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通信设计发展嵌入式软件;东软、大连华信和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等依托日本市场发展对日出口外包;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从财务软件发展到企业应用软件;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从企业内部信息部门发展成为行业应用软件企业。软件企业发展的道路不尽相同,要提高中国的“软实力”,正如倪光南院士所说,中国需要的是“建立自己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国内市场和软件外包需要“内外兼修”。
破解人才瓶颈
在大连软交会期间,企业之间讨论最多的就是人才问题。“不愁单子只愁人”是现在中国外包产业面临的最大瓶颈。而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真正打通产学研,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的模式已经初步成型。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与东软大连园区整合在一起。现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有超过一万名在校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强化英语和日语等外语能力的培养,去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基础课程,增加一些诸如微软.NET技术等实用技术课程。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东软会根据自身企业的业务变化,开设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课程。 “这样一种方式,使得学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高,竞争能力也不断增强。” 刘积仁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东软还在信息学院设置了一个SOVA中心,SOVA是Student Office&Venture Office的缩写,它为有创业想法的在校学生提供办公场所,为他们营造一个实际办公的环境,使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了企业的运作环境。通过围绕企业实践,将目前严重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弥补起来。
在这个中心,我们看到了很多家学生开设的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标识、企业口号、市场部、研发部、财务部等等。学生们将在这儿利用所学的,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做的好的学生,一个月能挣上千把块钱呢。”带领我们参观的东软大连分公司办公室主任邱天说。
东软信息学院不仅为东软,也为大连的外包产业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人才库。虽然东软与东北大学的渊源为这个模式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产业培训前移,IT人才教学实践化的理念却是破解外包产业人才瓶颈的有效思路。
东软的核心竞争力
进入软交会展厅,第一个大展厅就是东软集团(下称东软),而这个展厅里最吸引人的就是一副像是电影《哈里波特》里面的城堡一样的照片,灰色的城堡掩映在雾气和绿化之中,中间一道峡谷用一座桥连接起来,气派而又古典。
说到东软,不少人就会说起3个人、3万元起家的故事,会说起刘积仁,但更多的人其实并不太了解东软。在软交会上时,记者就遇到了一家深圳软件开发公司的创始人,他曾在东软工作过。他对东软的评价是,东软让人感觉到的是“不温不火”,“缺乏创业企业的激情”。想想也是,除了在软交会上的高调外,在很多场合东软都是非常低调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目前的规模已经做到了年收入超过30亿元。在软件外包领域,东软是中国第一个离岸外包收入超过一亿美元的软件企业,为全球30多家跨国公司提供外包服务业务,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在软件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BPO)两个领域都成功通过ISO 27001认证的软件企业。由CMP集团下属《全球外包》杂志和“全球外包服务咨询公司”今年联合开展的“全球IT服务100强”评选中,东软第三次入围“全球IT服务100强”榜单,并首次荣登“亚洲新兴外包十强”榜首。
在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海外外包企业不断抢滩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东软凭什么做到了这些?东软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东软目前主要有3块业务,一块是软件与服务,一块是医疗系统,另一块是IT培训与教育。以前我们关注东软的成功,其实更多的是关注它的软件和医疗这两块,毕竟这两块是利润的主要来源。然而,对东软大连园区的访问,却让我有了一个新的角度。
也许短期内,刘积仁也好、东北大学背景和政府资源也好,技术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好,都是构成东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组成方面,但市场可能会变,刘积仁也最终要退休,而所谓的大学背景和政府资源最终还是抵不过市场的选择,特别是当东软的海外业务比重越来越大时。东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恰恰是来自被我们曾经忽视的其第三块业务—IT培训和教育。
在东软大连园区,除了众多的外包业务办公楼外,最大的一块是东软技术学院,一所设施齐全、建制完整的大学,学生规模超过一万人。据东软负责公关的杨吉平介绍,学院实行三学期制,前两个学期学习,第三个学期就是实习。很多课程都是定制的,比如思爱普软件系统公司(SAP)的企业资源计划(ERP)课程等。到三年级后,很多厂商就会来学校开设定制班。这种前店后厂式的教育模式,说得普通点,就是彻底打通了产、学、研3个环节。学生学到的,是和市场接轨的课程;学院培养的,就是市场需要的。“很多学生,进校后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东软人了。”杨吉平说。
东软在IT教育上这样的投入,到今天看来就非常具有战略性了。我们一直说中国外包产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人才和成本,但是这种优势其实已经在慢慢消退。就拿大连来说,人力成本其实已经不算便宜,而大连市市长夏德仁更是感叹:“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几百万,真正直接能为企业所用的少之又少。”大连的人才短缺问题已经凸显。所以从更长远来看,东软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是这不被人注视的IT教育第三块业务,这将为东软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而且都是定制的、按需培养的人才资源。
客观地说,东软只是中国众多成功企业中的一家,而且现在说成功似乎还为时尚早。和国外的外包同行比,东软还很小,但东软在教育上的投入,让我看到了这家企业宏观战略的精妙,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如果从社会意义上说,东软更让我们看到了一家从大学走出来的企业,在大学教育体制上的创新。
企业内部都以老师相称的东软还没有停步,它还在进一步扩大其在IT教育上的投入,新建其在旅顺的新校区。当工作人员把我们带到这个校区的平面图前,我又一次看到了前文提到的城堡—原来这不是形象图,而是实际
的施工图。 —文/贺寅宇
《信息周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