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数据是呼叫中心的脉搏,情绪则是呼叫中心的心跳。情绪的管理在呼叫中心现场管理中表现得犹为重要。
呼叫中心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不仅呼叫座席的话务员年轻,而且班组长也是非常年轻。大多数班组长都在85年以后,自身也处于毕业时间不长、社会经验不足阶段,更多的还在恋爱、婚姻或初育的高峰期,生活变动较大,心理状态不稳定,然而就是这批80后,要带领好12-15个90后,娃娃队长带娃娃兵,这对班组长的情绪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
案例:小琴,本地人,大专毕业后社会招聘进入呼叫中心,家庭条件不错,性格开朗。在公司工作2年多了,一直以来绩效平平,对班组贡献不大、也不拖后腿,工作状态一般,不太被组长关注。近日,在和客户的通话中经常出现与客户抢话、态度冷淡、语调时高时低的情况。碰巧,组长经过她的台席时,竟然听到她在线辱骂客户,组长一下就急了,等她接完那通电话,把她叫下线,对她说:小琴,你今天怎么回事,你平时一般般就算,我对你也没有好大的期望,你今天居然在线骂客户有病?你到底想不想干了?你自己不想干,不要连累到别人好不好!。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琴的情绪、看到了组长的”情绪。从现象上看,小琴的情绪直接来自客户,在与客户的接触服务中,客户把对于业务上的不满或抱怨转移为对小琴的责难,小琴一忍再忍、忍不住了,从而引发了小琴的情绪点;而组长的情绪直接来自小琴,小琴辱骂客户,不尊重客户、缺乏客服素养、引发客户投诉,则引发了班组长的情绪点。这类现象在呼叫中心现场管理中时有发生,作为管理人员,也习以为常地接受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接着,我们往下看。小琴的好朋友小丽,今天则更不幸,竟然碰到专业型的骚扰客户:他不断提出与小丽交朋友,小丽按照服务流程,提醒三遍无效可以挂机时,他又转而咨询业务、让小丽介绍最新营销活动、播报资费等待,这通电话足足接了25分钟,直至对方手机没电自动挂机。但是,小丽并没有因为客户的无理而发生辱骂客户行为。再看上周,小琴也碰到类似客户,她发挥技巧地对客户进行了情绪安抚,引导客户满意挂机。那么,是不是碰到疑难客户必然会产生辱骂客户的行为?为什么小琴会在今天发火呢?
同时,我们又看到,该名组长恰巧也碰到过,另外一个班组的小雯与客户在线发生了冲突,当时,组长可没有发火啊,面对同样的现象,同样是不尊重客户、缺乏客服素养的行为,这名组长为什么没有生气或者说没有那么生气呢?我们看到的情绪产生原因真的就是情绪产生的真正原因吗?
如果不完全是,那么,班长和小琴的情绪究竟来自于何处呢?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有个著名的情绪ABC理论。A(Antecedent)指的是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的是事件的后果。有因必有果,我们会认为是什么事”直接导致了怎么样”,即由A C;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同样的前因A,却可以产生不一样的后果(如图一)。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由于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如图二)。
图一
图二
因此,从情绪 ABC理论可以看出:情绪发生的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我们之所以产生情绪困扰,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积累到一定点上,则会爆发出激烈的情绪反应。A代表的诱发性事件、这是客观存在、C表示已经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控制情趣,关键是管理好B、校正不合理的看法,才能实现有效的情绪管理,
再回到上述案例。
小琴的不合理信念来自哪?
从小琴的情况看,自身条件还不错,有一定的优越感。作为二年的老员工,对公司的规章很了解、工作技巧已经很成熟了,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客户的复杂问题,也能正确认知到客户服务过程中的角色关系,从而控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本可以成为班组的骨干,但因为在团队绩效考核中表现并不出色,因此未获得组长更好的信任和重视。像小琴这种状态的员工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工作轻车熟路,不会出大问题,所以得到组长的关心和帮助是比较少的,但从性格上来说,也许她对事可以随意、其实是很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她内心其实把跟组长的关系、跟组员的关系看得比较重的。但长期以来,组长对其视而不见”,我们知道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冷漠也是一种暴力。小琴感觉深受伤害,心中一直压抑着愤怒;即使组长让她离开台席谈话,她不会觉得组长是为了帮她,而只是为了现场纪律。误解和情绪累积下来,无法宣泄,把气撒到客户的身上,她觉得这样可以给组长添点堵,作为报复,让组长明白,她对客户的情绪其实就是对组长的情绪,这是向组长表达的一种对抗性语言。
组长的不合理信念又来自哪?
你平时一般般就算,我对你也没有好大的期望,你自己不想干,不要连累到别人好不好!”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组长之所以恼火,最根本的一点是,她连累了自己。因为这个呼叫中心组长的绩效有60%是与组员挂钩的,薪酬是实行计件制,按照自己组员接电话数量和质量来进行薪酬计件。组长这么想,她显然是因为小琴平时的低绩效和今天的辱骂客户而影响工资,让她火冒三丈,从人性角度看,这很正常。组长愤怒的背后,是其被侵犯的信念,把自己当成了员工不负责任的行为的受害者、员工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那么。如果遵照组长的逻辑,员工不好好工作,就是对不起组长甚至是侵犯组长吗?我们在绩效管理中,让组长挂靠员工绩效的60%,主要目的是要推动组长去关心员工、帮助员工、共同成长,因为不是每个员工都天生是优秀员工、优秀员工是带出来的,而不是让员工为组长的业绩工作、对组长的利益负责,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能说明组长的工作没有做好,首先要检讨下自己的方式。
那么,组长该如何调整其不合理的信念呢?
第一,有效的沟通方式比情绪发泄更重要。面对即将与员工产生情绪冲突时,要把握好7-38-55”的原则,即沟通的成效7%取决于沟通内容、38%取决于沟通的声调、55%取决于沟通的氛围,即在冲突时,人们看重的往往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怎么说的”。首先,在沟通时用陈述客观事实”来替代个人判断或批评”,避免用语言和表情替代了事实,因为事实陈述更具有说服力;其次,表达个人感受”时用我”开始表达,而不是用你”来表达,这样的话,用我”的心情来反衬你”的行为,让人能感同身受;再者,清晰表达自己落空的需求,不要回顾或躲闪。组长面对小琴发生辱骂行为,可以这样说刚才你有在线辱骂客户,不论是什么原因,这种行为已经发生了,为此我很担心,这类行为是被作为公司管理高压线而禁止的、我不希望你被待岗一个月。
第二,组长要对员工的对抗负责。作为管理者,我们要相信很少有员工要故意捣乱、也很少有员工不求不进,跟客户和组长作对,她的对抗可能是内心不安情绪的一种表达。所以面对组员对自己有一种对抗情绪和行为时,先不要发火,先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把组长作为情绪产生的责任体,学会解读这种表达。
回顾小琴刚进入团队时,其各方面条件不错,组长觉得其有潜力,作为业务骨干培养,很积极地给予指导,或许是组长过于用心,这种不间断的促进,使其产生疲倦的心理,已经无暇思考自己问题出现在哪里了,个人主观能动性完全丧失:你既然这样愿意管理我,那就管吧,我自己不用负责了,反正你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她的自信在逐步丧失。当组员达不到组长的要求时,组长又感觉灰心、失望,不再给予关注,从而放弃对组员的关心与帮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很容易让员工产生自暴自弃的行为。所以,带好组员是组长的职责,管理是要学习的,通过有效的管理来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要给她们空间,让员工学会以成长,而不包办代替,剥夺他们成长的权力。
但是,人都是有情绪的。在不合理信念的驱动下,当人产生了情绪,即将要爆发出来的时候,如何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呢?以下有4种常用方法可以缓解情绪的发作:
第一:转移注意法:想一想班组其他令人振奋的事情,想一想当事人表现好的方面,把自己从愤怒情绪的低点捞出来,缓解下紧绷的神经。
第二:移情换位法:提醒自己是不是有些情况我不太了解?”、如果我是他,可能也这样!”,一个巴掌拍不响,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三:语言暗示法,提醒自己淡定、不能发火”、要稳住”、关键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破口大骂”, 把即将喷发的情绪语言给堵回去。
第四:放松练习:马上深呼吸,或者来回踱步放松情绪。
80后团队长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思考与学习,在逐步控制自己的情绪过程中,会发现情绪的爆炸点会越来越高,那么,作为组长的修养也越来越好了,心理能量也越来越强大,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气场,轻而易举地让员工跟随自己,这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自信,给人一种安全感,形成正能量,这是一种人格魅力。班组长做好情绪管理,一定会让班组大受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