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知识库 > 其他国家的创新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其他国家的创新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热门标签:银行客服 电销机器人源码 电视购物行业 电销业务 使用U盘装系统 电销团队 电话销售是做什么的 电话销售团队
从全球发展大趋势看,国际经济秩序正处于新的转型期,各国战略力量:的争夺焦点更在广主导权之争,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核心战略,近年来主要国家提出科技战略的频率之快、层次之高前所未有。主要发达国家创新战略出现重大调整。新兴经济体国家,如韩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都纷纷提出了本国的创新发展战略。美国2008年出台《美国竞争法案》,2009年实施《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质就业》,将创新作为巩固国家战略优势的关键。2011年推出新版《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将科技创新确立为制胜未来的关键。除了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创新战略也非常具有冲击力。

.欧盟

欧盟2006年推出了《创建创新型欧洲》,2010年提出《欧洲2020战略》,规划了欧盟的创新发展蓝图。

欧盟由于未能利用好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大好时机,欧洲在制造业构成中,与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部门所占的比例低;欧洲服务部门的研发投资也相对少;欧洲老龄化不仅使得现行的医疗与福利制度难以为继;欧洲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这些导致了欧洲缺乏创新性。因此,《创建创新型欧洲》的核心是要形成?个激励创新的市场,同时还要提高研究和创新的资源投入,提高人才、资金和组织机构的灵活性。

《欧洲2020战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未来十年欧盟经济发展计划,即《欧洲2020战略》,旨在加强各成员国间经济政策的协调,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这份规划为欧洲今后10年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目标,以研究和创新、“绿色经济”、就业为重点。欧盟委员会建议将研究和创新资金在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从现在的1.9%增加至3%;将20岁至64岁劳动力人口中的就业比例从69%提高至75%O这份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欧盟关于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核心概念:第一,“聪慧增长”,意即实现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第二,可持续性增长,意即实现资源效率型、更加绿色和更具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第三,包容性增长,意即实现经济、社会和地区聚合的高就业增长,使所有地区和人群都能分享到经济增长成果。

.英国

英国的创新环境具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英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风险资本市场,在OECD创业难易度指数排名中位居正向第一:同时还拥有全球排名第二的高水平论文发表,拥有9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了在全球创新经济领域取得成功,2011年12月,英国政府出台了名为《以增长为目标的创新与研究战略》,对英国未来的创新与研究发展做了全面部署,提出政府要从5大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发现与开发”。广泛资助“蓝天研究”(泛指“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重点投资能够带来最大潜在回报的新兴技术领域,如生命科学、太空技术和创意产业等。二是“创新型企业”。出台支持企业研究和创新的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三是“知识和创新”。促进不同创新组织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合作、网络和集群,提高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活力和效能。四是“全球合作”。发展各种新形式的国际合作关系,积极推动英国优势技术的国际化,加强英国作为全球创新参与者和受益者的能力。五是“政府的创新挑战”。通过开放数据、简化手续、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成为创新的推动者,消除阻碍创新的障碍。在“创新与研究战略”的基础上,2012年9月,英国政府又发布了《英国产业战略:行业分析报告》,指出政府要与产业界建立长久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培育商业发展机会,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作为英国国家产业战略的重要举措,英国政府大力投资于本国具有专长的新兴技术,并采取了“两手抓”的办法:一方面,大力投资英国目前具有优势的新兴技术,打造世界级的技术与创新中心;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未来的新兴技术,提前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

.德国

2010年7月14日德国内阁通过了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主持制订的《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2020高科技发展战略较以往更加以人为本,强调技术变革为人类利益服务,因此重点关注5个领域:气候/能源、保健/营养、机动性、安全性和通信。德国科学和工业界应为应对上述领域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实施高科技战略将为德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强劲动力。

《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德国政府正积极推进以“智能工厂”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德国的工业4.0战略目的是,德国企业将建立全球网络,把它们的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中,它们能够相互独立地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控制。

为了将工业生产转变到工业4.0,德国需要采取双重战略。德国的装备制造业应不断地将信息和通信技术集成到传统的高技术战略来维持其全球市.场领导地位,以便成为智能制造技术的主要供应商。为了实现这一双重的CPS战略目标,即将落实以下问题:

(1)通过价值网络实现横向集成;

(2)贯穿整个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

(3)纵向集成和网络化制造系统。

工业4.0需要在以下8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

(1)标准化和参考框架:贯穿整个价值网络,工业4.0将涉及一些不同公司的网络连接与集成。只有开发出一套单一的共同标准,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才可能形成。

(2)管理复杂系统:产品和制造系统H趋复杂,工程师们要配备为开发这些模型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

(3)为工业建立全面宽频的基础设施:可靠、全面和高质景的通信网络是工业4.0的一个关键要求。

(4)安全和保障:确保生产设施和产品本身不能对人和环境构成威胁;生产设施和产品,尤其是它们包含的数据和信息,需要加以保护,防止滥用和未经授权的获取。

(5)工作的组织和设计:在智能工厂,员工的角色将发生显著变化,这将改变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在工作组织中应用社会技术方法将使工人有机会承担更火责任,同时促进员工个人的发展,为此必须设置针对员工的参与性工作设计和终身学习方案。

(6)培训和持续的专业发展:工业4.0将极大改变个人的工作和技能,使终身学习和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的持续专业发展计划得以实现。

(7)监督框架:如何保护企业数据、责任问题、处理个人数据以及贸易限制。这不仅需要立法,也需要大量企业通过准则、示范合同和公司协议等自我监督。

(8)资源利用效率:制造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这给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与利用效率提出了高要求,必须计算在智能工厂中投入额外资源与产生的节约潜力之间取得平衡。

.日本

2007年2月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2025》报告。从医疗与健康、环境、水和能源,生活与产业,安全、放心、舒适的区域社会,拓展领域(机器人登月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时间表。其核心是建设富有活力的社会,培养领军人才,满足国民需要,赢得未来。力争摆脱困境,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贡献的引擎,倍增信息技术投资,推动大学改革,增加科技投资,为促进创新修正各种规定、制度和规则,推进“科学技术立国”的改革等。

日本于2009年4月推出新增长战略,提出要重点发展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和太阳能发电等产业。

.韩国

2009年韩国出台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17个产业确定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主要辐射绿色技术产业、高科技融合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产业等领域。重点发展能源与环境、新兴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等六大产业以及太阳能电池、海洋生物燃料、绿色汽车等22个重点方向。

2014年制定出台了《未来增长动力落实计划》,提出了九大战略产业及四个基础产'I匕九大战略产业包括:主力产业(智能汽乍、5G移动通信、深海底海洋工程设备)、未来新产业(智能机器人、可穿戴智能设备、实感内容)、公共福利产业(定制型健康管理、灾害安全管理职能系统、新再生能源混合系统)。

韩国枳极构建“创新经济”生态系统以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加强技术、产业和项目间的跨界融合,以推动产业协同共生创新发展。韩国政府在主导创新方面,主要负责创新技术的开发与人才培养,企业则主要负责应用技术、规模化生产和设备投资等。

.新加坡

新加坡的《智慧国家2025》计划是“智能城市2015”计划的升级版,新加坡有望成为世界首个智慧国。“智慧”与“智能”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内涵上却有实质性差别:“智能”源自人工智能领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和自动生产流水线是典型的代表;其用意在「以智能机器取代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在其中的作用,而赋F智能机器最大的权限。而智慧国的理念一方面是强调信息技术更广泛深入的应用,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忽略人的因素和作用,反而更加强调人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性;大睛数据汇聚只是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并不能取代人来做出各种决策。

新加坡想打造成为“智慧国”,政府将构建“智慧国平台”,智慧国理念的核心是连接、收集和理解。建设覆盖全岛数据收集、连接和分析的基础设施与操作系统,根据所获得的数据预测公民需求,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综上可以看出,为了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把握主导权和主动权,各国均加大力度,全球创新竞争手段更趋多样,且H趋激烈,包括人才争夺、高技术控制、隐性贸易壁垒等,这也给中国未来的创新领域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向。


标签:拉萨 黑龙江 徐州 安徽 长沙 吐鲁番 安阳 淮南

巨人网络通讯声明:本文标题《其他国家的创新战略对中国的启示》,本文关键词  ;如发现本文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系统采集于网络,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 相关文章
  • 下面列出与本文章《其他国家的创新战略对中国的启示》相关的同类信息!
  • 收缩
    • 微信客服
    • 微信二维码
    • 电话咨询

    • 400-1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