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玛电销卡高频通话
自2019年8月开始,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联合中国电信、华为公司在输电、配电、变电等各环节开展密切合作,成立了5G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推进5G电力创新的商业化应用,成功建成全国首个大规模5G+智能电网实验网,覆盖青岛崂山、市南、西海岸等多个区域,先后在5G配网智能分布式FA商业试点、5G+精准负荷控制等创新应用上取得了系列成果,相关成果在国内外屡次获奖,并且作为唯一的工业能源案例入选全球移动通信协会5G独立组网驱动应用案例集。2020年6月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率先与中国电信签署全球首个5G+智能电网商业合同。此外2019年8月,青岛公司率先在110kV顾家变电站建成国内首座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站,以青岛模式带动全省完成39座基站建设,成为国网系统首个完成北斗地基增强站全覆盖的省份。
近年来为了减轻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强度,无人机巡线作业模式开始大规模推广。随着这种模式的逐渐推行,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一是飞行“操作难”。巡检人员想要拍清楚细节,需要对杆塔、线路近距离拍摄,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坠机或触碰线路造成事故,影响飞行巡检的安全和质量;二是数据“回传难”。无人机巡检拍摄的图像默认是存储存储卡上,需要完成飞行任务后,取出存储卡,导入到电脑中分析处理。图像不能实时回传,严重制约缺陷发现的及时性。而如果通过公网传输存在电力信息泄露的风险,数据安全传输的通道亟待解决;图像“分析难”。无人机拍摄的巡检图片,需要由人工分类,再逐张放大检查缺陷,标注和命名,这一系列图片分析处理流程,占据了大量时间,制约着无人机巡检综合效率的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融合5G切片网络、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挖掘图像缺陷智能分析潜力,拓展“5G+”、“北斗+”工业互联网应用,形成无人机自主巡检、图像实时5G传输、缺陷智能识别、数据自动分析等一整套智能巡检方案,大幅提升线路巡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促进北斗、5G等技术电网的应用。
其中针对“飞行操作难”问题,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提出基于北斗系统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方案,通过厘米级精度的北斗智能时空服务,配合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实现无人机巡视线路自主规划、一键启动,自动完成巡视任务并返航,中间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针对“数据回传难”的问题,采用5G电力切片网进行实时传输,研发了支持5G SA网络的无人机智能巡检终端-——“青隼”,挂载到无人机上,实时读取机身图片和高清视频,通过5G切片网络远程传输至无人机巡检管控平台,可实时监控无人机巡检状态、第一视角视频、巡检照片等信息;针对“图像分析难”问题,采用业界领先的图像识别算法搭建人工智能识别平台,实现巡检后图像的自动诊断与分析,并生成巡检报告发送给输电运检人员,为无人机巡检提供辅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