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换架间坚守老手艺33载
湘阴六旬“伞医生”:没有我修不好的伞
湘阴周刊讯(记者 熊其雨 杜馨宜)下雨天撑雨伞,天气炎热头顶一把太阳伞,既遮阳又避雨的雨伞,是市民出行的“神器”。然而,伞坏了怎么办?时下,许多人都会将坏伞束之高阁,或重新到商店买一把伞。可是你可曾想过,坏雨伞也能修。
从雨伞到遮阳伞,但凡伞骨断了或伞面破了, 在湘阴文星镇,66岁的“伞医生”汪大良都能接骨换架,让雨伞“起死回生”。本期“身边老手艺”,记者带你聆听修伞匠背后的故事。
现场
十分钟修伞骨,坏伞“起死回生”
雨伞骨架钢条连接处坏了,用尖嘴钳把铁帽卸下来,用铁丝代替,再用钳子拧紧
“老汪,帮我把伞修一下,晚点来拿。”8月1日清晨,老主顾张霞冒着蒙蒙细雨来找汪大良修伞。湘阴老城区三井头附近的一条巷子深处,彩条布依着一棵大樟树而搭、老式补鞋机斜放一侧,这处不到6平方米的临时场所,就是汪大良的摊位。往里走通讯,摊位两侧还挂了几把排队“候诊”的伞,老人笑容可掬地招呼前来光顾的顾客。
雨伞是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用品,如今人们收入高了,家里坏掉的雨伞都是随手一丢,汪大良的生意也不如以前。
尖嘴钳、铁锤、螃蟹钳……歪坐在小木椅上,拿着这些修伞最常用的工具,汪大良对着一把坏伞“望闻问切”一番后得出结论:要更换伞骨。只见他用钳子将坏了的伞骨剪断后,再将铁丝对准针眼,颤颤巍巍地将线穿眼而过,将新伞布罩在伞骨上方后,随着老人手起线落,原本断裂的伞骨被更换,把伞布用针线“缝合”严实后,不到10分钟,这把伞就修好了。记者注意到,因长年累月修伞,锋利的伞骨将他的双手“刻划”得颇显沧桑,指甲缝也布满了油垢。
汪大良用尖嘴钳、螃蟹钳等几样简易工具就能修好一把雨伞。湘阴周刊通讯员 熊方志
“只要零件齐全,就没有我修不好的伞。”汪大良说,修伞是门技术活,他既没有师傅教通讯,也没专业书籍可供阅读,这门手艺全靠自学和摸索。汪大良说,从废品站收来一些旧伞托、圆珠笔芯、细铁丝,这些作废的“垃圾”,稍加改造后,就是修伞的好物件。
故事
80年代一条街曾有4名“伞匠”
长时间的修伞工作,给汪大良的手带来不小折磨,连指甲缝也满是油垢。湘阴周刊通讯员 熊方志 摄
“我学修伞也是偶然的,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汪大良告诉记者,他年幼时体弱多病,因家庭“成分”不好,他作为家中长子,一边种田养家,一边摸索赚钱的门道。不久后,他买回一台温州牌补鞋机,在街头为顾客补鞋、换底。艺多不压身,后来,他又兼着修高压锅、钉扣子。33岁时他又学会了修伞。
“虽修伞挣不了大钱,但能管够三餐”,汪大良很是满足的说。湘阴周刊通讯员 熊方志 摄
伞把、开关、伞托、伞骨、伞面……人有器官,伞也有“身体”。在他看来,修伞和医生动手术差不多,得先把病根找出来,才好对症下药。“哪里坏了就修哪里!”学习修伞前,汪大良一边在街头偷师老师傅修伞的窍门,一边试着将好伞拆得七零八落,再依照拆卸前的样子修复好。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他就已熟练掌握修伞的方法。
“以前修伞的生意好得很呢!”汪大良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三井头附近有家朝辉伞厂,销售的伞都是从长沙进购过来的“洋伞”,材质为钢骨架、黑伞面,“那时候生意蛮好的,一条街上就有四个修伞的人”。
愿望
盼老手艺得到传承
汪大良位于三井头巷口的摊位。湘阴周刊通讯员 熊方志 摄
“我这个手艺没人搞了,赚钱不到。”早上8时多出摊,下午5时多收摊,最多时有百来块钱收入,生意不好时只有40多元收入。汪大良回忆,顾客修一把伞只花5分钱,后来涨价至5元钱。如今,随着修伞匠越来越少,生活成本逐渐增高,他也被迫涨价:换弹簧8元钱,换伞骨5元钱,配伞托3元钱。然而,在记者蹲点的两个小时里,只有2名市民来找他修伞。
前几年,汪大良因中风病倒在床。想着自己修伞既锻炼身体,也能补贴家用,他不顾儿子的反对,吃了几服中药后,他又继续出摊修伞,为街坊邻里提供方便。汪大良说,许多市民都买了私家车,出门不再担心风吹日晒。也有一部分市民认为,买一把伞只需要十几块钱,花钱修伞没必要,多数时候会把坏伞丢掉。汪大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修一修还是可以用的”。
汪大良表示,如果有人愿望学修伞技术,他愿意带徒弟,让这门老手艺得到传承。
希望汪大良的手艺能够得到传承!
你回忆中还有哪些老手艺?
我们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