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苏联那一票“载机巡洋舰”之外其他国家的航空母舰没有把自己武装成“武库舰”的。遵循世界主流航空母舰发展思路,航空母舰本身不需要携带大量的武器系统,主要攻击手段在舰载机,主要防御手段在航空母舰战斗群中其他驱护舰。所以“辽宁”舰改造中很重要的项目就是拆除原设计中的重型反舰导弹、中远程防空导弹,这就体现了中苏/俄在航空母舰发展思想上的不同。下图为“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舰艏的P-700反舰导弹发射筒
回到“辽宁”舰上面,改造后的“辽宁”舰武器只有3座十八联装HQ-10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和3座1130近防炮用于近距防空反导,还配有12管反潜火箭发射器用于应急反潜和拦截。另外还配备6座24管干扰弹发射装置用于各种干扰。上述这些武器其实初级军迷也应该很熟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所有的武器都只是近程自卫性武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攻能力。
十八联装HQ-10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分别布置于舰艉左右舷和舰艏左舷,其性质类似于类似于美国“海拉姆”。HQ-10最大射程9公里,最大射高6公里,采用被动射频加红外成像复合寻的制导,最大飞行速度2倍音速,战斗部重量3公斤。从拦截性能上看,HQ-10最小拦截高度只有1.5米,单发拦截概率90%,发射间隔1-3秒,具备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能力。下图为056型507“铜陵”舰HQ-10拦截YJ-83靶弹实验,而YJ-83最大飞行速度为1.5马赫。
1130近防炮,“辽宁”舰最后一道防御手段,位于舰艉左右舷和舰艏左舷。1130有效射程3公里,最大射速每分钟11000发,也具备拦截超音速弹的能力。
12管反潜火箭发射器,这个武器安装的有点“尴尬”,属于中国海军“逢舰必装”的“老爷”级武器。其实这种反潜火箭发射器除了用于发射反潜火箭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用于反鱼雷,面对高速近迫的鱼雷至少有反制手段,装备在航空母舰上很少用于反潜。这也属于航空母舰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用于自保的武器。
还有就是24管干扰弹发射装置,这属于舰艇的“软防御”,通过各种干扰弹干扰对方来袭制导武器。而干扰弹也分很多种,包括用于干扰红外制导的红外干扰弹、干扰雷达制导的箔条干扰弹、干扰激光制导武器的烟雾干扰弹、干扰声呐和鱼雷的水声诱饵。这种干扰弹通常会被军迷们忽视,但这的确是军舰的重要防御手段,无论吨位大小、所属国家都会装备这种干扰弹用于自保。下面是“辽宁”舰舰艉左舷,这个位置同时安装了上述4种武器,最右侧的就是24管干扰弹发射装置
上面就是“辽宁”舰装备的武器,全部局限在近程防御,也就是用于自保。还是要回到“辽宁”舰定位上,中国海军航母的发展思路更倾向于美国而不是苏联,苏联海军将战略导弹核潜艇作为整个舰队核心以保证随时可以将“海量”核武器投送到美国领土,而其他的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任何军舰全部围绕着战略导弹核潜艇来运作。这就导致苏联的航空母舰也沦为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护卫舰”,要同时兼顾反舰、防空和反潜,必要时牺牲自己换战略导弹核潜艇,这样自然变成“武库舰”这种怪异的航空母舰,他们一直被称为“载机巡洋舰”。下图为苏联海军“巴库”号载机巡洋舰,它具备单舰作战的能力而不一定需要战斗群配合系统,舰上也搭载大量反潜直升机以保障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生存
中国的航空母舰作为舰队的核心类似于美国,整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作为整体出现并参战,航空母舰自身不会携带过量武器。而航母作为编队核心主要是发挥舰载机的作用,重型舰载战斗机可以控制半径800公里的海域,远远高于任何舰载打击武器的射程。整个航空母舰被动防御网除了舰载机制空之外主要还是集中在驱逐舰上,比如055的HQ-9可以覆盖距离航空母舰200公里以外的海域,而HQ-16则可以控制45公里范围。反潜方面要依靠大型水面舰艇搭载的反潜直升机和反潜导弹而不是“辽宁”舰上的反潜火箭弹,只有突破055/052D的远中端防御网才会启用航空母舰最后一道防御网,但说实话有能力突破这种级别防御网时“辽宁”舰也会岌岌可危,与其说在航母本身防御上花大力气不如提高编队整体防空、反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