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简单来说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电话客服等。
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专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三类。同时,这三个类别也代表着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层次。目前,我们仍处于专用人工智能阶段。比如图像视频识别、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它以一个或多个专门的领域和功能为主,在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计算。比如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研发的阿尔法狗,围棋人机大战中的焦点。然后就是物流系统中的分拣机器人等。它们都是在一个专门领域上所研发的,目前还没有实现共通。
其实目前存在的人工智能并不是什么触不可及的东西,包括电销机器人Siri、百度度秘、微软小冰等智能助理和智能聊天类应用以及美图秀秀的自动美化功能,都属于人工智能。甚至一些简单的,套路固定的资讯类新闻也是由人工智能来完成的。当然,现在的主流搜说引擎以及翻译技术也都在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来为广大网友提供更为精准的搜索服务。至于以实物存在的人工智能,当属现在物流仓库的小黄机器人了。他们正在代替人类完成繁重的物品摆放、整理、快速出库、入库等操作。
计算机不仅能代替人脑的某些功能,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性上大大超过人脑,它不仅能模拟人脑部分分析和综合的功能,而且越来越显示某种意识的特性。真正成了人脑的延伸和增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人工智能并没有发展到像《钢铁侠》里的管家一样的高智能化程度,今天的家庭机器人还远无法像大家奢望的那样,以人形外貌出现在主人面前。
人工智能是为了模拟人类大脑的活动而产生的科学,人类已经可以用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模拟人体的许多功能,诸如皮肤,毛发,骨骼等等,也就是说,人类可以创造出“类人体”。只要能够模拟人的大脑的功能,人就可以完成人工生命的研究工作,人创造自己,这不但在科学上,而且在哲学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就是人工智能承担的历史使命。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只能无限接近于人的智能,而不能超越人的智能。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是为人类服务的。我们在进行发明创造的同时,担心被我们所发明的物质所毁灭。正如人类发明了原子能,用于取代正在逐渐消逝的矿物能源,然而当原子能用于军事领域的时候,他产生的力量也足以毁灭人类文明。科技本身并不是问题,人类如何运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才是问题的关键。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警告人类警惕人工智能的发展,认为“计算机在理论上可以模仿人类智能,然后超越”。一时间人工智能威胁论又在不断地蔓延。
但是,李开复也发表了对人工智能的看法,认为“如今,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与工业革命相较可能规模更大,来势甚至更为迅猛,随之而发展起来的机器人将注定取代很多人类的工作。但请相信我,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机器可以用单一逻辑计算的优势超越人类,但是无法全面代替人类。人工智能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但二者始终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生命与非生命始终是有着本质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