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智慧”
建设省级平台,普查整合城市管理数据
“监市践于衙,理市治序”,城市管理千古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意见》指出,要依托安徽省电子政务外网,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布局,整合城市管理基础数据资源,开发省级应用系统,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互联互通。
为此,我省将加强城市管理相关数据普查整合利用。摸清家底,完善城市管理部件数据与空间地理数据相关联、相匹配的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加大业务管理专题数据、层级管理交换数据、政务服务数据等各类数据的整合入库工作,形成包括行业范围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全方位主题数据库群,实现行业数据资源全要素目录管理。探索建立“网格长”制度,即以责任网格为基本单元,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作用,联合环保、公安、水利、工商行政、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参与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共享网格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
据了解,在进行数据资源普查整合时,要求以集约节约为原则,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充分利用城乡规划部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城市GIS数据、卫星影像图数据以及其他政府投资开发建设的信息资源,应当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形成实时共享、互通共享。
啥样算“智慧”
巡查更智能,监管更精细,服务更便民
智慧城管是啥样?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以路灯为例,以前路灯亮没亮,都是靠人去查看,路灯灭了、巡查发现、工人修理……有时候修一盏灯可能要花好几天时间。智慧城管可以通过技术确定哪一盏灯有问题,系统立即安排维修,让路灯复亮。
此次《意见》提出利用无线自动识别、传感器等物联网相关技术,对井盖、广告牌、公交站台、桥梁、河道、城市照明、环卫作业车辆、施工工地等城市管理对象进行智能化监管。基于视频预警和智能分析技术,对城市街面秩序问题进行智能研判分析告警。
拓展数字城管平台功能,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环卫、户外广告、渣土运输、违法建设、智能停车、智慧管线监管系统等城市管理专项业务应用系统。开展网上办案、网上勤务、网上督察、网上考核等模块的建设和应用,规范执法程序和行为,实现执法过程透明公开,全面提升城管执法信息化水平。同时,与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环保、公安、水利、工商行政、食品药品监管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业务部门管理与综合执法信息衔接制度,提高综合执法效率。
“城市管理很难精细化,根源往往在于人力不足。利用智慧城管去感知数据,然后分析、决策、处理。”省住建厅城市管理监督处负责人说,“通过提高部门间协调效率,减少沟通时间,智慧城管有助于实现城市问题的快速化、精细化处置。
”
《意见》还指出要建设便民惠民服务系统,实现“12319”城管服务热线与“12345”市长热线、110报警电话的对接。加大互联网技术应用,加大微信、微博和移动终端建设,畅通广大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渠道。智慧城管不仅有惠民服务系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还能通过精准实时的数据分析,为老百姓解决找车位、寻公厕、城市道路维护、供水供暖等民生问题。
“智慧”咋保障
“科技+管理”,提升系统运行效能
城市如同生命有机体,需要全周期悉心看护,智慧城市管理也需用心建设、悉心管理。
智慧城市管理,要加强运行机构建设。在现有数字城管运行机构的基础上,加大机构规范化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探索建立城管委联席会议制度与智慧化城管运行的融合机制,强化对智慧城管运行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强化智慧城管监督指挥权威。建立健全市、县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管理和执法合力。
智慧城市管理,要加强安全管理。在推进智慧城管建设中同步加强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安全防护。在重要信息系统设计阶段,合理确定安全保护等级,同步设计安全防护方案;在实施阶段,加强对技术、设备和服务提供商的安全审查,同步建设安全防护手段;在运行阶段,加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检查、等级评测和风险评估,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增强日常监测和应急响应处置恢复能力。
“以后会继续加强工作考核和评价,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岗位评价等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城市管理考核奖惩制度体系。”省住建厅城市管理监督处负责人说。
智慧城管建设工作中这么多专项活动资金咋保证?
《意见》明确,在经费保障上,一方面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智慧城管试点工作。另一方面,各市县城市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市县财政相应加大对智慧城管建设工作的投入,保障数字城管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更新升级。同时,鼓励采取PPP模式和进行集约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