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男孩”何伟
文| 铅笔道 记者 薛婷
►导语
“铅笔道是报道融资吧,但我不想说自己融了多少钱,而是想说我挣了多少钱。”
作为一个研究导弹的学生创业者,微孚智能创始人何伟常被投资人质疑,“你们玩玩技术还行,但不具备商业化能力”。
何伟有股“不信邪”的执拗。去年2月,他把研发方向从无人机整机转向为无人机的高清图传模块。
其因有二。一来彼时大疆的火爆催生出近千家无人机企业,他不想与众敌正面交锋。二来图传模块实现商业化周期更短,约为7~8个月,无人机则要15个月以上。
去年6月,高清图传模块产品成型。至今,已有18个无人机客户,累计销售额400余万,意向订单约有1000多万。
模块成型同期,何伟启动了水下机器人研发。做机器人一直是他的目标,这一次,他同样选择了敌人较少较为冷门的海洋领域。
经过15个月的研发,水下机器人样品已经成型。可随身携带,深入海底100米拍摄传输图像。
注: 何伟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化敌为友
“咱们先电话沟通吧,我们是学生没钱,要是给报销差旅,我们就过去见你。”接触第二家机构时,何伟尤为谨慎。“投资人见创业者成本太低了,我们屁颠屁颠跑过去,可能就聊了个20分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想到,电话那头的李竹(英诺天使基金创始人)答应了,为何伟一行两人报销了3000元差旅。
何伟靠着一套无人机样品,拿到了英诺天使基金的50万种子轮融资。
这是2014年12月,研二学生何伟第一次与资本亲密接触。
他称自己为导弹男孩。本科与硕士阶段,他全在西北工业大学研究导弹设计,参加机器人、飞行器大赛,曾8次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
3月时,感受到无人机市场的热度,他决定创业。“最想做机器人,但难度太大,还是做无人机吧。”
他没想小打小闹,半年时间组建了团队,靠家里条件好些同学的资助,做出了样品。
英诺的入资,让何伟的创业正式上道。2015年2月,他跑到深圳前海青年梦工场孵化器,成立了微孚智能。
◆微孚团队的部分男孩子们
然而此时,大疆、亿航的火爆,将整个无人机市场点燃,“全国一下有近1000家无人机企业”。
一场乱战,四处逢敌,何伟想避开正面交锋。“干脆做一个无人机的模块,这样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变成了合作伙伴。”
“要做就做别人做不了的。”他把无人机所有的模块拆卸,一一分析。
无人机的五项核心技术包括飞控、云台、相机、图传、整机集成。“飞控、云台开源,相机在深圳很成熟,整机集成又是无人机厂商迈不过去的坎儿,最后只剩下图传。”
“市面上能把高清图传做好的团队少,而且售价很贵,几千至几万不等。”他内心越发坚定,高清图传占无人机总成本20%~25%,如果能实现量产,将会很快达到千万级销售额。
模块商业化
何伟将服务对象定为飞行距离在500米以上的无人机。要实现高清图传模块的作用,有三个指标摆在面前:传输距离、延迟率、图像质量。
以图传距离为例,最初只有几十米。“而且传输的图像很模糊,有马赛克。”
◆已经量产的高清图传模块
没有捷径,团队只能一遍遍优化射频算法、抗干扰等。至6月份,“产品终于能拿得出手”,传输距离达800米,延迟约为200ms,图像清晰度为720P。
何伟回忆,研发产品的近半年时间,团队就休息了三天,每晚至少10点后下班。
但是从产品成型到落地销售,还需要漫长的调试与改进过程。何伟为此做足了准备,他没有销售人员,只有三条获客法则。
一、产品要有说服力。“把延迟、距离等指标展示给客户,然后拿着模块放到他的飞机上去试飞,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
二、性价比高。“相比行业的千元、万元价格,我们只卖六百多元一套。”
三、放低姿态。“做硬件的能感觉到,现在的供应商都屌屌的,买他东西还像求他一样。”他笑道,“我们是乙方,就好好为甲方服务,比如为其对接深圳的供应链等。”
微孚智能高清图传的技术服务团队有十几人,“有的无人机企业都没十个人”。除了提供模块产品,团队还提供软件开发、SDK等服务。“我们自己做过无人机,对整个流程很熟悉,会为客户做定制化服务。”
起初,高清图传良品率徘徊在50%,“不敢量产,成本太高了”。至今年3月,经过7~8个月调试,良品率达到90%以上,模块实现量产。
至今,微孚智能拥有无人机客户18家,累计销售额400余万元,意向订单1000多万元。
上天下海
在去年6月,高清图传模块产品成型的同时,何伟为下一年定下了产品方向——水下机器人。“最终我们是要做机器人的,那选择敌人竞争对手少一点的地方。”
相比无人机,水下机器人在全球的竞争压力都不大,他想在一个小市场里做出一款小而美的产品。“人们除了探索天空,海洋世界也是很奇妙的。”
他设计水下机器人的初衷有三点。
一、为普通消费者提供探索海洋的工具。
二、降低水下机器人仅在工业与军事领域使用的门槛。
三、获取海底精美的影像内容,“未来可以与内容平台合作”。
三个月后,此番设想为微孚智能带来了500万天使轮融资,由国成投资领投,英诺天使基金跟投。“估值5000万,半年间估值翻了十倍。”
然而前期,何伟主要精力仍放在图传模块商业化上,水下机器人的研发交给了西工大的一个学生团队。
负责人带着三个博士和两个硕士,花了五个月时间,研发出了第一款样品。“只能在水里游,还漏水。”
“研发进度太慢了。”年后,他在深圳组建团队,接手项目。“要加图传、加相机、加控制器等。”
水下机器人的研发,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产品需要密封。最难的是实现动密封,“马达要转,那个轴是触水的,但马达内壁是连接电的部分,所以要将轴部位做到动密封”。经过三个月攻关,他找到相关专家,改进了动密封方案,问题才得以解决。
◆小伙子在水边做实验
再者,为兼顾体验,要把产品做得足够小巧便携。“为了自由控制,我们加了6个马达,又不能太重。”
此外,由于水下没有无线电波,图传通讯等只能靠零浮力线缆连接。
经过15个月研发,今年6月,何伟在办公室的水槽里,第一次将产品测试成功。
◆水下机器人的庐山真面将于8月18日发布会现场公开
水下机器人大小优化为208mm×203mm×130mm,水下速度为三节(相当于1.5米每秒),水下图传距离为100米,延迟为200ms左右,采集图像的相机为4K,传输图像的清晰度为720P。
使用者可通过遥控器或者手机指挥机器人,图像则传输到手机或iPad上。
8月18日,何伟将在北京召开产品发布会,也在为量产做准备。“感觉就像高考要交卷了还有很多题目没做一样,可我就是喜欢这个状态哇。”近日,他在朋友圈如是写道。
/The End/
编辑 王 方校对 汪 晨
求报道
请加pencil-news为好友